在武侠小说中,有很多关于酒家的描写,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段子,一位江湖人士大喇喇走进酒店,然后大声道:“店家,来一碗上好的女儿红,加二斤牛肉!”又或者,酒家内各路英雄好汉畅饮畅聊,各自吹吹各自门派的牛逼,忽然间一言不合,就抄家伙打起来,反正趁着酒兴,就权当挥洒一下过溢的荷尔蒙。当然结果往往很惨烈,要不就是被公门中人逮进局子里,要不就落个二等残疾。
酒,似乎天然就跟快意恩仇联系在一起,在酒馆发生各类械斗,武林风云,也没什么不妥,只觉得豪情干云。然而说到茶,却很难马上联想到武侠和江湖。因为,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茶走的是风雅名士路线,若把酒比作武人,是好斗的,那么茶一定是文士,是云淡风轻,出离尘世的。最多是高手过招,以静制动那种,在一盏茶的工夫内比拼内力,并且表面上还不能形于色,要于无声处决高下。
只是中国的茶既然算得上是一门文化,自然也能突破自己的局限。自古文人好茶,武人呢,却好茶馆。因为在茶馆这样一个共时空间里,一杯茶也承担了一杯酒的功能,喝一口,聊一嘴八卦,还不会醉。可以三天三夜的说下去,只要不怕饿,当然饿了也有茶点配备,要知道最早的时候,中国人饮茶不叫喝茶,叫“吃茶”。
在金庸的《笑傲江湖》中,林平之家破人亡之后,故事顺着他的视角,进入到一家茶馆。他乔装改扮混杂在茶客中,却听到了不少掌故,看到了惊世武功,可谓是大开眼界,自惭自己从前不过是井底之蛙。
第二章 聆秘(节选)
走了半日,忽然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他在街边买了个洪油斗笠,戴在头上,眼见天边黑沉沉地,殊无停雨之象,转过一条街,见一间茶馆中坐满了人,便进去找了个座头。茶博士泡了壶茶,端上一碟南瓜子、一碟蚕豆。
他喝了杯茶,咬着瓜子解闷,忽听有人说道:“驼子,大伙儿坐坐行不行?”那人也不等林平之回答,大刺刺便坐将下来,跟着又有两人打横坐下。
林平之初时浑没想到那人是对自己说话,一怔之下,才想到“驼子”乃是自己,忙陪笑道:“行,行!请坐,请坐!”只见这三人都身穿黑农,腰间挂着兵刃。这三条汉子自顾自的喝茶聊天,再也没去理会林平之。
……
好几人点头道:“原来如此。刘三爷深明大义,很是难得啊。”又有人道:“那莫大先生可就不对了,他逼得刘三爷退出武林,岂不是削弱了自己衡山派的声势?”那身穿绸衫的中年汉子冷笑道:“天下事情,哪有面面都顾得周全的?我只要坐稳掌门人的位子,本派声势增强也好,削弱也好,那是管他娘的了。”那矮胖子喝了几口茶,将茶壶盖敲得当当直响,叫道:“冲茶,冲茶!”又道:“所以哪,这明明是衡山派中的大事,各门各派中都有贺客到来,可是衡山派自己……”他说到这里,忽然间门口伊伊呀呀的响起了胡琴之声,有人唱道:“叹杨家,秉忠心,大宋……扶保……”嗓门拉得长长的,声音甚是苍凉。众人一齐转头望去,只见一张板桌旁坐了一个身材瘦长的老者,脸色枯槁,披着一件青布长衫,洗得青中泛白,形状甚是落拓,显是个唱戏讨钱的。那矮胖子喝道:“鬼叫一般,嘈些甚么?打断了老子的话头。”那老者立时放低了琴声,口中仍是哼着:“金沙滩……双龙会……一战败了……”
有人问道:“这位朋友,刚才你说各门各派都有贺客到来,衡山派自己却又怎样?”那矮胖子道:“刘三爷的弟子们,当然在衡山城中到处迎客招呼,但除了刘三爷的亲传弟子之外,你们在城中可遇着了衡山派的其他弟子没有?”众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都道:“是啊,怎么一个也不见?这岂非太不给刘三爷脸面了吗?”那矮胖子向那身穿绸衫的汉子笑道:“所以哪,我说你胆小怕事,不敢提衡山派中的门户之争,其实有甚么相干?衡山派的人压根儿不会来,又有谁听见了?”
忽然间胡琴之声渐响,调门一转,那老者唱道:“小东人,闯下了,滔天大祸……”一个年轻人喝道:“别在这里惹厌了,拿钱去罢!”手一扬,一串铜钱飞将过去,拍的一声,不偏不倚的正落在那老者面前,手法甚准。那老者道了声谢,收起铜钱。那矮胖子赞道:“原来老弟是暗器名家,这一手可帅得很哪!”那年轻人笑了笑,道:“不算得甚么?这位大哥,照你说来,莫大先生当然不会来了!”那矮胖子道:“他怎么会来?莫大先生和刘三爷师兄弟俩势成水火,一见面便要拔剑动手。刘三爷既然让了一步,他也该心满意足了。”
那卖唱老者忽然站了起来,慢慢走到他身前,侧头瞧了他半晌。那矮胖子怒道:“老头子干甚么?”那老者摇头道:“你胡说八道!”转身走开。矮胖子大怒,伸手正要往他后心抓去,忽然眼前青光一闪,一柄细细的长剑晃向桌上,叮叮叮的响了几下。那矮胖子大吃一惊,纵身后跃,生怕长剑刺到他身上,却见那老者缓缓将长剑从胡琴底部插入,剑身尽没。原来这柄剑藏在胡琴之中,剑刃通入胡琴的把手,从外表看来,谁也不知这把残旧的胡琴内竟会藏有兵刃。那老者又摇了摇头,说道:“你胡说八道!”缓缓走出茶馆。
众人目送他背影在雨中消失,苍凉的胡琴声隐隐约约传来。
忽然有人“啊”的一声惊呼,叫道:“你们看,你们看!”众人顺着他手指所指之处瞧去,只见那矮胖子桌上放着的七只茶杯,每一只都被削去了半寸来高的一圈。七个瓷圈跌在茶杯之旁,茶杯却一只也没倾倒。
茶馆中的几十个人都围了拢来,纷纷议论。有人道:“这人是谁?剑法如此厉害?”有人道:“一剑削断七只茶杯,茶杯却一只不倒,当真神乎其技。”有人向那矮胖子道:“幸亏那位老先生剑下留情,否则老兄的头颈,也和这七只茶杯一模一样了。”又有人道:“这老先生当然是位成名的高手,又怎能跟常人一般见识?”那矮胖子瞧着七只半截茶杯,只是怔怔发呆,脸上已无半点血色,对旁人的言语一句也没听进耳中。那身穿绸衫的中年人道:“是么?我早劝你少说几句,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眼前衡山城中卧虎藏龙,不知有多少高人到了。这位老先生,定是莫大先生的好朋友,他听得你背后议论莫大先生,自然要教训教训你了。”
那花白胡子忽然冷冷的道:“甚么莫大先生的好朋友?他自己就是衡山派掌门、‘潇湘夜雨’莫大先生!”众人又都一惊,齐问:“甚么?他……他便是莫大先生?你怎么知道?”
那花白胡子道:“我自然知道。莫大先生爱拉胡琴,一曲《潇湘夜雨》,听得人眼泪也会掉下来。‘琴中藏剑,剑发琴音’这八字,是他老先生武功的写照。各位既到衡山城来,怎会不知?这位兄台刚才说甚么刘三爷一剑能刺五头大雁,莫大先生却只能刺得三头。他便一剑削断七只茶杯给你瞧瞧。茶杯都能削断,刺雁又有何难?因此他要骂你胡说八道了。”那矮胖子兀自惊魂未定,垂头不敢作答。那穿绸衫的汉子会了茶钱,拉了他便走。
这段文中,先是一位矮胖子在述说江湖典故,讲的是刘正风和莫大先生之间的恩怨,矮胖子可以说得上是古代一流的娱记,在他的嘴下,添油加醋地描绘着门派秘史,每一则都可以取上骇人听闻的标题,比如“积怨多年却表面相安无事,一山难容二虎的衡山派掌门之争”等等。
然而说别人坏话的人最怕就是当面遇上事主,但偏偏事主出现的机率奇高。这不,说着说着,正主儿就来了,衡山派掌门人“潇湘夜雨”莫大先生现身茶馆,一展绝技,一剑斩断七只茶杯,茶杯却一只不倒。这一手,莫先生想来是要震慑这些大嘴巴的人不要乱嚼舌根,胡乱揣测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的生活,矮胖子也是灰溜溜的走了,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江湖好事人永远不会安于本分。他离开了这个茶馆,兴许在下一个茶馆内又会侃侃而谈,而且谈的是亲身经历,再加点枝叶,活脱脱就能把自己也塑造成一个亲历现场的江湖人物,讲一讲“我和衡山派掌门人莫大先生的一面之缘”云云。若是口才好,茶博士真该请他常驻,每日讲一段江湖逸闻,多做点生意可好。
这一段再往下,便是小尼姑仪琳讲述令狐冲的英雄事迹了。在众多的小说中,这部小说的男一号令狐冲罕见地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登场,那就是,未闻其人先闻其声。
这段脍炙人口的故事,糯宝就不在此赘述了。只是如今回味起来,真觉得这种亮相方式极佳。还没出场,他就已经是活在他人嘴中的传奇了,成为一个可以在茶馆中口口相传的英雄人物范本。
这种英雄范本的塑造自然也离不开传播它的平台——茶馆。它成为一个承载武林八卦的好场所,人们在这里讲道听途说的故事,说着事不关己的闲话,轻巧地嗑着瓜子,自然而然地成为吃瓜群众,却不知道夹杂在这些茶客中的,有人背负着一段血海深仇(如林平之),有人身怀绝技却懒得出手(如莫大)罢了。一幅江湖众生相,皆在一所茶馆中。
看来这茶馆也是个不错的风云际会的场所,武侠小说家们,不如多写写茶馆,酒肆客栈什么的糯宝已经看腻了呢。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