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茶文化让生活充满味道

时间:2023-09-02来源:矽海科技 作者:佚名浏览: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俗话说得好柴米油盐酱醋茶,当年件件不离它。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甚至流传到日本等海外国家。它的魅力仅仅就在于是个解渴的饮品,还是其中蕴含的茶道、紫砂、禅道,如其味道般的妙不可言。 喝茶讲究好水、好茶、好茶具、好功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俗话说得好柴米油盐酱醋茶,当年件件不离它。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甚至流传到日本等海外国家。它的魅力仅仅就在于是个解渴的饮品,还是其中蕴含的茶道紫砂、禅道,如其味道般的妙不可言。
 
喝茶讲究好水、好茶、好茶具、好功夫、好兴致。想象一下,在秋雨绵绵的日子,择一幽静之所,邀几相知朋友,悬楼临窗围桌而坐,沏一清茶,观户外美景,享静谧生活,真真是“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了。
品茶者微呷浓茶于口,闭其双眼细品,人生之美妙驻留于唇间,茶香、品味茶水在舌尖的变化之甘甜便有了“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一楼”的词句。
茶味也有自己的妙语解读当你端起水仙时茶杯由鼻端移到嘴边,趁热闻香尝味。热的茶汤刺激你的两颊,使其生津,含在嘴里片刻,舌头微缩,边吸气,再边用舌尖打转,徐徐咽下,领略甘味,满嘴是茶。它内敛而又浩荡。
 
茶要细细品啜。头一品主要是品火功,春茶的加工工艺是老火、足火、生青或有日晒味。第二品是品滋味,这时应让茶汤在口腔内流动,与舌根、舌面、舌侧、舌端的味蕾充分接触,看茶味是浓烈、鲜爽、甜爽、醇厚、醇和,还是苦涩、淡薄或生涩。第三品是品茶的韵味。将茶汤含在口中,像含着一朵鲜花一样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吞下去时还要注意感受茶汤过喉时是否爽滑。三回味是茶人品茶之后的感受。品了真正的好茶后,一是舌根回味甘甜,满口生津;二是齿颊回味甘醇,留香尽日;三是喉底回味甘爽,气脉畅通,五脏六腑如得滋润,使人心旷神怡,飘然欲仙。
清茶一杯,观世上人间。凡事非你我所愿,非你我之力焉能改变,到不如消极应对,图个气畅神闲。此中无奈,你有,我亦有。那就让我们在闲暇之余,如我一般找一幽静之所, 品一杯名茗,清心寡欲,尽享天伦,共享人生之快乐吧!
陆羽的《六羡诗》云:“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给了我们品茗的最好解读,使我们烦杂的心恬淡释然。
清心寡欲享清闲,逍遥自在得苟安。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文化  普洱茶  喝茶  普洱  好茶  工艺  茶具  茶道  春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正山堂杯”茶文化楹联书法巡
“正山堂杯”茶文化楹联书法巡
福建茶文化奏响“丝路知音”
福建茶文化奏响“丝路知音”
清代饮茶文化的发展
清代饮茶文化的发展
石阡的茶文化历史
石阡的茶文化历史
宋代时期的宫廷茶文化
宋代时期的宫廷茶文化
学会这几点品茶文化也算半个手
学会这几点品茶文化也算半个手
潮汕特色民居特色茶文化
潮汕特色民居特色茶文化
非遗大师茶礼献茶文化发烧友
非遗大师茶礼献茶文化发烧友
巴蜀地是茶文化的摇篮
巴蜀地是茶文化的摇篮
卓仓藏族人的饮茶文化
卓仓藏族人的饮茶文化
万里茶道终不负、宜昌代表委员
万里茶道终不负、宜昌代表委员
茶产业盛会推动牡丹江市茶文化
茶产业盛会推动牡丹江市茶文化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