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品茶思禅浅悟佛理

时间:2023-09-04来源:云上茶肆 作者:佚名浏览: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茶,是智慧的,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志,派意念与大地来往,净身于日月之下,吸天地精华,便有了一股灵气,使得枝叶有耀眼之绿,它将自己独置于天地,享受风雨的洗礼,寻得内心的宁静,这,就是茶的自我世界,亦是忘我境界。 茶道里的泡茶,大部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茶,是智慧的,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志,派意念与大地来往,净身于日月之下,吸天地精华,便有了一股灵气,使得枝叶有耀眼之绿,它将自己独置于天地,享受风雨的洗礼,寻得内心的宁静,这,就是茶的自我世界,亦是忘我境界。
茶道里的泡茶,大部分茶叶都讲究沸水冲泡,如果水温不够,不能够充分把茶的有效成份与香气释放出来,茶叶在沸水不断的冲击碰撞中几浮几沉,这时才可以冲出一杯香气浓郁的好茶。冲茶品人生,何其相似,只有经历过各种波折与历练,经历过生活与工作的浮沉,才会明白人生的意义,才知道人生真正的味道。
修行是茶道的根本,是茶道的宗旨,茶人通过茶事活动怡情悦性、陶冶情操、修心悟道。中华茶道的修行为“性命双修”,修性即修心,修命即修身,性命双修亦即身心双修。修命、修身,也谓养生,在于祛病健体、延年益寿;修性、修心在于志道立德、怡情悦性、明心见性。性命双修最终落实于尽性至命。
茶道亦悟道,人道亦心道,茶品亦人品,茶道亦人道,茶道易抒,人道难语。心源,本是一茶,包容百味,因吐纳而常新。”因此,茶的意境,乃禅茶悟道。 禅是一种生命的体验,直指生命的真如,而茶的文化精神和禅的哲学意境是相融相通的。"法是茶'茶是法'尽十方世界是个真心;醒即梦,梦即醒,转八识众生即成正觉"。
茶道禅心悟人道,墨研词语韵天然,闲茶逸书醉飘香,静心怡情在雨亭。诗酒禅茶,酒如诗,意浓味烈,茶性却是禅心雅意,茶未入世之前,生于空山幽谷,历尽风吹雨沐,吸纳天地精华,待修得气定神闲,而后虽遭火焙水注,通体弥漫的依然是超然向外的气韵。
佛教中一直都有这样的修炼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其实无论是茶,是诗、还是禅,都是通过思考让人心回归至纯至简。想想吧,“寒雪里,烹茶扫雪,一碗读书灯”是多么清淡,又是多么丰盈。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  普洱  好茶  茶叶  茶道  冲泡  泡茶  茶人  茶性  养生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舌尖上的品茶笔记
舌尖上的品茶笔记
普洱专家来莞品茶论道
普洱专家来莞品茶论道
品茶的三个小“窍门”
品茶的三个小“窍门”
细品茶膏,邂逅别样人生
细品茶膏,邂逅别样人生
2014深圳普茶庄30年代鼎兴香菇
2014深圳普茶庄30年代鼎兴香菇
品茶,改变了心态改变了生活
品茶,改变了心态改变了生活
古代文人品茶谓高雅
古代文人品茶谓高雅
品茶过程中的各泡间隔时间
品茶过程中的各泡间隔时间
妙曼普洱茶舌尖上的品茶笔记
妙曼普洱茶舌尖上的品茶笔记
中秋礼品茶龙润和明月情浓上市
中秋礼品茶龙润和明月情浓上市
南华县半坡茶厂新产品茶叶广受
南华县半坡茶厂新产品茶叶广受
品茶是福
品茶是福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