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境: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茶品茗若只为了消暑解渴,那便与山野村夫的“海吞牛饮”无异,前述种种冲泡普洱的细节和重点,其本质在于通过茶道修炼心性、陶冶情操。品味普洱也不仅仅是强身健体或者交朋识友,更要在泡茶饮茶的过程中,舒缓情绪,平复浮躁内心,让心灵获得一段歇息的时光,细细的感受生命本身的静谧和美好。
好时不难理解,“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品茶本是雅事,前提条件是衣食无虞,疲于奔命,忙着生存的人断然没有泡茶的闲情逸致,喝茶也仅仅是为了解渴饱腹。只有处理好生活俗务,有一段无牵无挂的富裕时间,则可以悠然自得地进入品茶的境界。不仅如此,这对品茶者本身还有要求,不要斤斤计较、睚眦必报,而要抱持无欲无求、天高海阔的广阔心态,方能投入到冲泡品茶悠长雅致的时光中,也便能领略古人“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淡然超脱了。
好境则是除了品茶者内心的修为之外,也需要外部环境的安静、整洁。品茶场所首先应在远离喧嚣的静处,即使无法离开城市,起码也能暂时隔绝外部的吵闹和杂事的干扰。而茶具的选用也是实现“好境”的重要通道。一尊民国时代的茶壶,一方明清时传下的青花茶碗,其本身承载的悠远历史和文化底蕴能够让品茶者更快的进入状态。除此之外,茶道还可以与一些平心静气的传统艺术相结合,例如古琴、书法与插花,通过古典雅致的配乐、布景来相互映衬,再伴以兴之所至的挥毫和花艺,禅韵墨香自然荡涤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