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专注电商很多年,介绍了一款专做食品的APP,据说是社交分享经济模式的变种,据说上线不久,粉丝成交量可不小。
好玩,更好奇。
去下载,还真显示几十万的下载量。
接下来的套路是相同的,支持从微信登陆,之后便是绑定手机,等等。
很潮的商品,玲琅满目,余好茶,愣是在“茶饮酒水”的栏目中没找到茶品。
真真的怪事?检索一下,林林总总,凡是带“茶”字样的产品百十来个。
从陈皮到牛蒡;从黄芪到决明子;从薏米到蜂蜜柚子;从荷叶玫瑰到胖大海;再到枸杞、金菊、桂圆红枣.......哇,好多种类的茶呀!
“自认为别人傻的时候,其实是自己正在犯傻”,这个APP关注的粉丝,百分之八十是年轻人,百分之七十是女性用户。
很多人说,年轻人不爱喝茶了,他们已经告诉市场,他们的喝的茶不一样。
茶馆俨然成为中老年人消磨退休时光的陋室,流露出一股子悲伤的夕阳红。
茶应该是有文化的,但对茶理解的不同,不正是茶文化的尴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