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茶人应该有怎样对茶心态

时间:2023-09-09来源:中国茶网 作者:未知浏览:
古诗有云: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又有一《茶诗》道:虽是草木中人,乐为大众献身 。不惜赴汤蹈火,欲振万民精神。 智慧的古人早就在杯盏中以茶心观照世相,由茶情推及人情,苏轼《汲江煎茶》中云: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情。因此有人断言:酒是诗,茶却近乎哲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古诗有云:“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又有一《茶诗》道:“虽是草木中人,乐为大众献身 。不惜赴汤蹈火,欲振万民精神。”
 
   智慧的古人早就在杯盏中以茶心观照世相,由茶情推及人情,苏轼《汲江煎茶》中云:“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情”。因此有人断言:酒是诗,茶却近乎哲学,不置一词而心有灵犀,空杯在握却如揽兵戈风云。
 
   可见,茶虽本是无情之物,却因饮者之修养品味而富于不同的象征意义,甚至将之升华到一种志存高远的哲学境界。
 
   传情见色,因物赋情,这便是茶道艺术的真谛。那么,茶人应该拥有什么茶心呢?
 
   曾有僧侣问雪峰义存禅师:“古人道,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未审将甚么对?”意思是:在修行道路上,遇到通达于道的人,如果不想用言语、沉默与他相对,请问,要拿什么来与他相对?禅师答曰:“吃茶去。”
 
   茶禅一味,万物如一,喝茶之人的茶心不就是如此吗?
 
   不需要红尘寻遍,不需要佛语参透,只要一杯清茶在手,即使是风雨飘摇之时,即使是破旧的瓦屋纸窗之下,也能喝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仿佛于小林幽院里听梧桐滴雨的天籁之音,这大概就是“赵州茶熟人人醉,卧听空林木叶飞”的美妙境界罢。
 
   茶人的茶心是一种形而上的精神境界,即使只是品茶时的一个简单动作,一个淡漠的表情,其中也有着深沉的思绪和情感。
 
   正如茶道大师绍鸥说:“放茶具的手,要有和爱人别离的心情”,茶有无情,关键在于你有无茶心。有茶心之人,通常一品一闻皆是情,这种情是一种不可言传的美妙, 是一种不可为外人道的深意,有茶心人之间,自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或者喝上一盏茶,不需言谈,便神交久矣。
 
   茶道唯情,正如禅道唯心,茶心修养功夫深的人,喝茶之间,自有一种通脱与豁达,为人平和、处世恭敬、品质清洁、身心寂静,这是一种以茶心观世相的通透。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  喝茶  普洱  茶具  茶道  品茶  清茶  吃茶  茶人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蹭茶人说蹭茶事儿
蹭茶人说蹭茶事儿
茶人都是这样做的
茶人都是这样做的
对一个被茶侵润的爱茶人来说
对一个被茶侵润的爱茶人来说
煮茶茶人修习的艺术
煮茶茶人修习的艺术
邵武茶人与茶品牌
邵武茶人与茶品牌
茶美在爱茶人的眼中 也美在爱
茶美在爱茶人的眼中 也美在爱
普洱茶人群定位
普洱茶人群定位
中国历史上的五大茶人
中国历史上的五大茶人
如茶人生 亦学会守心
如茶人生 亦学会守心
饮茶人两种姿势 拿起 放下
饮茶人两种姿势 拿起 放下
被茶侵润的爱茶人来说 自是沾
被茶侵润的爱茶人来说 自是沾
泡好一壶茶的信念不只是技能,
泡好一壶茶的信念不只是技能,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