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一杯清茶品述古今

时间:2023-09-25来源:舌尖千百味 作者:舌尖千百味浏览:
中国的茶文化渊远流长,神农最初发现和利用茶,源自《神农本草经》中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的荼而解之。武当山南依神农架原始森林,相传便是神农炎帝尝百草之地。古老而神秘的秦巴山区,使我国茶叶主要的发源地之一。 高香型生态绿茶基地 我国古籍中,最早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中国的茶文化渊远流长,神农最初发现和利用茶,源自《神农本草经》中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的荼而解之。“武当山南依神农架原始森林,相传便是神农炎帝尝百草之地。古老而神秘的秦巴山区,使我国茶叶主要的发源地之一。
高香型生态绿茶基地
我国古籍中,最早见有”茶“字的记载始于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中有首诗写到”茶“,《诗经。邶风。古风》中有”谁胃荼苦,其甘如荠“、”采茶新樗,食我农夫“。而此书的编撰者是尹吉甫,此人乃2800多年前的周朝太史。《郧阳府志》记载:”尹吉甫房陵人“。当初的房陵-今天的湖北十堰房县。
 
三国时期诸葛亮,曾在武当山学道,学会了中茶、制茶,并将茶种带到了云、贵、川地区。《诸葛亮传》记载:”司马懿引亮至山“(武当山)....遂引至武当拜见,惟今担汲水沏茶,采黄精度日,聚既之,方授以道术,遗下山行走...始悟神人指点,自负不凡。”
到了唐代,一代茶圣陆羽为考茶源,踏遍青山,浪迹天涯,终于得出结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如今,在房县发现了基部围径达3.2米的古茶树,据专家考证,其树龄在千年以上。这与陆羽之说,竟是不谋而合。
相传,唐中宗李显太子贬为庐陵王,居房陵,途径竹溪梅子垭,偶染暑疾,晕厥于地。时人采梅子垭茶煮而饮之,病状全消,颇感茶味佳美,遂用梅子茶敬贡献母皇武则天。武则天品后大加赞赏,钦定为贡品,梅子贡因此而得名。竹溪梅子垭,至今保留着48株古贡茶树。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文化  普洱茶  普洱  茶树  茶叶  茶味  绿茶  贡茶  中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一杯清茶,慢品人间烟火
一杯清茶,慢品人间烟火
彝族人饮茶习俗,烤罐茶&
彝族人饮茶习俗,烤罐茶&
2014年全中国茶叶生产情况统计
2014年全中国茶叶生产情况统计
普洱茶干燥温度特点
普洱茶干燥温度特点
普洱茶饼压制过程中的蒸汽温度
普洱茶饼压制过程中的蒸汽温度
普洱茶的杀青温度
普洱茶的杀青温度
普洱茶冲泡温度的特点
普洱茶冲泡温度的特点
普洱茶之储存温度特点
普洱茶之储存温度特点
茶具的选配
茶具的选配
唐(含五代)28种茶具
唐(含五代)28种茶具
宋(含金、辽)茶具
宋(含金、辽)茶具
元、明、清、现四大时代的茶具
元、明、清、现四大时代的茶具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