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太湖洞庭山所产的碧螺春是中国的名茶之一,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时令三月,又到碧螺春采摘时节,正所谓好山好水育好茶。三月里来新茶香,采茶归来炒茶忙。在清新的春风里,循着茶香,一路去到洞庭山,无论是东山还是西山,皆可看到在绿野重重里忙碌的采茶人身影。
清明节前采的茶是青芽尖,而节后的茶就要采长到一公分多一点的一芽一叶。一斤青叶约莫有三万个芽头,有时还会更多,一般要采两三个小时甚至更长。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其中耗费的时间人力可想而知。
要想喝到一杯上好的碧螺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采茶时,青芽中有茶碱,采多了,手指就被茶碱染黑了,严重时还会开裂,裂口碰到青芽汁非常疼,这种情况下一般采茶人会戴上手指套采茶。采茶必须站着采,双脚站了一天腿也肿的厉害。然而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水汽冉冉升腾,在白烟弥漫中茶叶渐干,这时候深呼吸一口,满肺都是碧螺春的清香,夹杂着温热的味道,溜溜地就在你身边打圈儿。而茶叶也渐渐成了条索的形状,这个时候要用手掌顺一个方向搓揉,搓团显毫的过程,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
炒茶过程中,手不能停,继续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九成干时,取出茶叶,放置桑皮纸(牛皮纸也可)上,用文火烘干。一句话总结炒茶,就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如此,方成好茶。
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茶香,当你手捧茶杯、闻香品茗的时候,请记住杯中的一芽一叶都是采茶人双手勤劳的回报。千百年来,采茶人遵循着传统,在茶香翻飞间,谱写出了一部人与茶的隐秘史诗!而现在,在碧螺春茶的清香、味醇、回甘中,静静感受这部史诗的悠久与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