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茶就是一幅山水,这是一种比喻,水自是比作大江大河的水,茶叶自是比作连绵起伏的山峰。手托着茶碗,仿佛掌握着整个自然,驾一叶扁舟,任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望一眼浮云,忽然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整个朦胧恬静的夜色会浮现在自己的眼前,就像是和苏东坡一路同行似的,亲身感悟,如临深境。
一杯茶虽小,却藏着大胸怀,大情意。中国人都喜欢将自己宏伟的胸怀寄托在某一件袖珍的东西当中。比如扇子,这是文人墨客的钟爱之物,一把小巧有趣的扇子之上可以看出这把扇子主人的情趣以及涵养;可以写自己的诗作文章,可以画自己的心中景物,可以题自己敬仰的大家的名言,可以完全什么都不用留在上面,只要一张白纸就能表达你的心思。还有绘画,将千里之外的美景收纳在数尺白纸之中,题上诗书,盖上红印,然后挂于墙上用来陶醉。最明显的除了绘画还有盆景。盆景是中国人独创的一种艺术,它将自然中某一种让人感到惊奇与赞叹的美景一角挪在了自己的眼前,也可以是自己设计的,但是想表达的情感还是很明显的——当你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
茶是袖珍的山水,浓缩的自然。将自己最浩远的心境传达给茶这一物象,茶烟袅袅,仿佛行舟游于其中,眼前是一片连绵的山峰,朦胧的翠意。
中国人不喜欢远距离的跋涉,喜欢静远。每每总是在自己的大脑中进行无限的想象,没有现实中的阻碍,只有思想上的距离。古诗词中讲究“意境”,这是最好的证明。一首诗的好坏全在于你能给读者带来多大的想象空间,越是表现的朦胧又有深意,越是能得到人们的喜爱。“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说“着一‘闹’字,境界全出。”正是这个闹字带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能让读者将这个“闹”的动作的执行者和这个动作的被执行者之间进行想象的联系。因为“闹”是人性化的词语,突然用给一个自然物,这其中的奇妙之处正是能够让读者产生思考的地方,以及这个自然物在进行这个动作的想象。还有“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境界全出。我最喜欢周邦彦的一句词“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着一“举”字,境界全出。
传统的琴瑟之音更是让人充满了想象的空间。白居易在一首《琴茶》的诗中写道:自抛宫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只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琴中怎么会有渌水,茶中又怎么会有蒙山,暂且不管渌水在何方,蒙山在何处。苏轼在这首诗中想表达的是琴声让他想到了渌水,喝茶的时候让他想到了蒙山。我不能说喝茶的时候就能让你想起你最想想到的事,听琴的时候就能让你听到你最想听的故事。只是你的情感符合这个时候琴声的节奏和喝茶的这个味韵。你的思考与此时的外在节奏融合的天然,简直就像是搭配好的,不需要更多的东西。
琴声只是一个个独特的音符联合着行走,但是绝对牵动着你在走;茶味只是一丝丝味香并排着走,但是绝对带动你也在走。所以看似一声琴,一杯茶,却不知道让多少中国人愿意将自己浸泡在其中。泡出山的雄浑大气,泡出水的温润恬静。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