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茶人丹心 一世普洱茶缘
时间:2023-10-13来源: 茶频道 作者: 茶频道浏览:
次
茶人对茶的认知,决定了茶品的最终呈现状态。有什么样的茶叶理念,便会寻觅什么样的毛茶原料;有什么样的制茶观念,便会修成什么样的制茶技艺;有什么样的评茶意识,便会幻化出什么样的茶叶滋味。 董国艳 御赐牌匾背后承载的世家茶风荣耀 董氏先祖董桂,凭着在诗词和茶
“
茶人对茶的认知,决定了茶品的最终呈现状态。有什么样的
茶叶理念,便会寻觅什么样的
毛茶原料;有什么样的制茶观念,便会修成什么样的制茶技艺;有什么样的评茶意识,便会幻化出什么样的
茶叶滋味。”
——董国艳
御赐牌匾背后承载的世家茶风荣耀
董氏先祖董桂,凭着在诗词和
茶文化上的贡献,获光绪亲笔御赐“望重成均”牌匾。也许就是因为从小耳闻目濡祖辈们与茶的故事,考大学填报志愿时,董国艳填报了云南农业大学,选择了当时尚属冷门的茶学专业。
毕业后,她放弃了当公务员、教师的机会,进入
勐海茶厂工作。当时的
勐海茶厂并不像现在一样受到世人的关注,她的选择在旁人看来几乎是不可理喻。
当年数十名同班同学中,到2000年还在这个行业中打拼的,就只剩下董国艳一个人了。她始终有一个信念:云南这么好的茶,一定会有辉煌灿烂、无比广阔的前景。
制茶是一门功夫,而制茶的最高境界便是看茶做茶,因茶制宜,用最适宜的加工
工艺,做至臻的茶品。真正的制茶大师,能够根据
茶叶的品种、环境、天气等情况,充分利用视觉、触觉、嗅觉、味觉来掌控
茶叶的变化,来制出品质最好的茶品。
为保证
普洱茶原料的卓越品质,董国艳每年都要跑遍南糯、布朗、
易武、
象明等
茶山,追本溯源从源头去找茶,用身体感知海拔,用脚步丈量山头,用舌头感知
茶叶滋味,坚持走山串寨遍寻
好茶。
拼配是对自然的礼赞,以
茶人的能量,赋予茶更多的美好。
普洱拼配是一项极具个性色彩的技术,需要天赋,需要经验,需要坚持与勤奋。
所谓天赋,喝得出
茶味,觉察得到各中的细微不同,想象得出茶和茶拼到一起后的味道,预料得了几年后
茶味将会变成怎样,合格的
拼配师,喝得出茶的现在,看得到茶的未来,前世今生了然一心。
而经验,除了对不同地区、不同
茶山、不同季节、不同年份、不同
发酵程度的茶
原料,都会有相应的口感和记忆之外,还要有大量的
喝茶及制
茶经验,否则即便入了门也难有大成。
1995年至2002年,董国艳在
勐海茶厂度过了8年时光,从一名普通的基层员工,一步一个脚印晋升为评审主管,最后担任
茶厂技术副厂长。
在
勐海茶厂规范化、标准化的制茶体系下,她凭着勤奋熟悉了每一个制茶流程,掌握了各种
拼配技术,深得制茶之道,同时,她还形成了专属自己的味觉记忆,对各个年代
普洱茶的口感、口味熟稔于心。
独到的
拼配心得,让许多客户,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外客商,只认董国艳这个人,一直延续到国艳
茶厂的今天,董国艳叁个字就是
茶厂的一面金字招牌。
在一片茶里,寻味如烟往事
当你手捧一杯国艳
普洱,需一闻、二观、三品方能得之它的韵味。
一闻,闻其香。茶生天地间,寂然成香,融于杯茶之内,
普洱茶香浓郁而绵长;
二观,观其色。时间逝去,岁月沉淀,历经磨难,陈化之后更显
茶叶至臻本色;
三品,品其味。品的是山川之灵气、
历史之神韵下的至醇之味。
一片经时光雕琢的
普洱,一段厚重的
历史、一个人生的传奇、一种经典的传承,甚至还会是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家族的光荣史和兴衰史。
一个时代的跌宕起伏可能就浓缩于一杯
茶汤之中,令饮者思绪遐迩,浮想联翩。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