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某专业茶博会网站,2016年各地茶博会的预告信息便会密密麻麻地呈现在眼前。
不禁为茶商们心里一揪:这么多的茶博会,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呢?
茶展/茶博会,顾名思义,是针对茶行业的展览会/博览会。除了广州茶博会、深圳茶展、上海茶博会、北京茶展、郑州茶博会具有较高知名度外,其余茶博会/茶展大都是地方性的小型展会。
茶展/茶博会展示了什么?
在茶博会上,各类型茶企以及茶叶周边比如茶具生产企业均在展会上进行形象展示、产品推广等。
参展的茶企通过这个平台,主要展示:
1、展示产品、做茶思路、企业形象等,同时销售产品;
2、成为许多茶企的新品发布会;
3、展会组织者,也会邀请一些行业内知名人士,召开论坛、讲座,探讨行业发展动态等。
参展的意义在哪里?
1、企业宣传。
通过短则3天,长则5天的展会,茶企可以集中向参观者展示自己的形象、产品。更主要的是,可以获得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的集中报道。
相比传统的广告投放,参加展会的短期效果更为明显。
2、渠道招商。
很多有兴趣致力于从事茶叶生意的人,可以透过展会,更加直观的了解一个品牌,了解他们的产品,甚至可以直接与茶企的招商经理或经营者面对面谈话、对接,进而达成合作协议。
3、展示实力。
许多茶企会邀请其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一起前来参观。一方面向经销商展示自身实力,另一方面也借此机会召开经销商年会,讨论营销计划、产品计划等。而经销商通过与企业、其他经销商之间的互动,也可以更直观的了解企业文化、产品规划、市场定位等信息,亦可以增加经销商的信心。
另一方面,当消费者参观展会时,看到某品牌某茶企的展位上,各路经销商人头攒动,也会增加其购买该品牌产品的动力与信心。
4、营销手段。
参展效果到底如何?
对茶企而言,参展是需要成本的,一场展会,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
众所周知,展位有好有差。大型茶企只要愿意花钱,不难获得一些位置极佳的展位。而中小茶企更多地只能被放在偏僻的展位。
那么,参展之后,其效果到底如何呢?
1、对于茶企而言。
前往采访报道的媒体重点关注的是那些展位气派的大品牌,中小品牌往往被忽略。
消费者也一样,首选的也是前往大品牌的展馆参观。
对于大品牌茶企而言,参展是一种姿态,比如参加各地茶展表示这家企业对当地市场的重视。
而对于更多的参展企业而言,在小编看来,就是凑个热闹。
2、对展会功能而言。
展会的功能一是展示行业技术、行业发展动态,另一个则是进行贸易。
展示:
茶叶的生产技术,更多的是经验技术。也就是说,是依靠茶叶制作者的个人经验的。
所以,消费者去参观茶展,并不会像参观车展一样,会看到一些琳琅满目的新技术,也感受不到什么制茶技艺的发展。看到的只是茶企宣传名山产区、茶园基地等等。
贸易:
消费者一般参观茶展,并不会在展会上大手笔的购入。因此,贸易这一属性在茶展上也体现的不明显。
因此,热热闹闹的茶展过去后,参展茶企得到的,或许只有展会那几天及结束后持续个几天时间的媒体报道以及参观展会的消费者自己拍些照片放到微信朋友圈或网络论坛上。
所以,展会的这两个功能实际上是被弱化了。
去?还是不去?是个问题
1、潮水般来的快去的快。
中国各地的茶展,就如同前几年的车展一般,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但事实上,展会的基本功能在茶展上却是缺失的。参加展会固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品牌知名度,但是茶展过后,其热度一样会迅速褪去。
2、茶企花钱,媒体审美疲劳。
参加展会的成本其实是一场不小的开销。特别是一些密集参展的茶企,这边刚参加完广州茶展,马上就奔赴杭州茶展,杭州茶展刚一结束,立刻扬鞭策马前往郑州参展。
密集展会,使得很多消费者、媒体都产生了视觉疲劳。
茶博会,我们还有必要去吗?
小编观点:
在小编看来,这些年各地茶展的热门有如下几种成因:
2、与茶行业整体形势下滑有关。从2013年开始,既有行业本身长期瘀结的自身问题的集中爆发,也有国家政策对消费市场的战略调整,茶行业开始进入前所未有萧条时期,迫使各茶企逆市前行,以期突围困局;
3、盲目跟风。部分茶企受到展会策划方的邀请,并没有具体分析自身发展特点或实际需求,而是觉得大家都在参加,不能掉队不能挂单。这种不自信不清晰的定位助长了展会的虚热。
4、当地政府的政绩要求。
当广西柳州这样的三线城市都以“国际茶博会”的名义召开茶展的时候,已经可以知道茶展这一形态已经是超过了纯经济范畴的需求而出现严重过热的现状了。
事实上,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可以起到展示行业发展动态的茶展,就全国范围来说并不多。而频繁的参展、费用的支出、人员的调配,对众多茶企都不算一件轻松的事情。
参加某些地方性茶展既无法了解行业动态、也无法促进贸易的产生,更加无法获得全国性的媒体关注。
所以,小编建议,茶企们其实没有必要全国各地频繁参展,每年抓着重点几个大型茶展参展即可,集中人力物力,做好大型茶展的参展准备,要比舟车劳顿的参加大大小小的茶展效果更好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