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自古就有饮茶的习惯,不管是庙堂之上,还是江湖之远,茶就这样淡然地在杯中微微漾开,见证着千百年来人间的繁华或寂寥。而茶有两种,一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另一种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因此我们对于茶的习惯,一种可以称为“喝”茶,一种可以称为“品”茶。
中国人饮茶,素有“喝”茶与“品”茶之分。喝茶,更像一种解渴的需求,像你喝白开水一样,是满足人体对水的生理需要;而品茶更像是一种精神享受,重在意境。品茶需要投入时间与精力,需要一种文人墨客的心境,细细品啜,徐徐体察,品茶不在解渴,在于辨味。
通过观其形、察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使饮者在美妙的色、香、味、形中,感情得到陶冶。这种重在“精神”的饮茶方法,其妙趣难以言传,却可意会。也正是这种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妙趣,才形成了传承两千年的中国茶文化。这便是“品”茶与“喝”茶的区别。
品茶之过程,在观茶、闻香、 浸泡、尝味中,获得美感,并引发各种联想。
有的将茶比作香花,“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有的将茶比作美酒,“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醍醐”;有的于世无求,只求以茶相伴,“平生于物元无取,消受山中茶一杯”,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品茶更重要的是你有怎样的心境。
品茶之学问,犹如一本厚书,静下心来,置身其中,你便也成为一个不光会“喝”茶更会“品”茶的资深茶友。会“品”茶之人,从茶叶的品种和出处,可品尝出山川与雨露的风情;再深入细致地“品”,可品出茶之外的许多人生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