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听过“茶前饭后”、“茶不思饭不想”这样的话,茶跟饭相结合,可见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有多重要。众所周知普洱茶是茶叶中很受欢迎的一种茶,小到寻常百姓,大到国家领导都在喝它,当然了,因为普洱茶的特殊性,很多茶友也喜欢收藏它,毕竟人家有“可以喝的古董”的头衔不是浪得虚名的。不仅如此,普洱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明前茶‘贵如油”尽然跟它没关系。
小编在努力的跟大家解释着这一现象:
古话说:“明前茶,贵如金”很多优质绿茶,以清明节作为分水岭,其前后采摘的茶做为茶中精品。现在已经是清明时节(马上就过完了)其他的茶差不多要告一段落,而这普洱茶却迟迟不见真身,特别是古树普洱茶更是基本见不到,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最后登上舞台的才是主角吗?小编本人是这样认为的。小编心里默默的想,上个月就听人说他家的古树普洱茶已经上市了,原来是在逗老骥的)。老骥前几天去茶山,茶农告诉小编“古树茶现在发的芽特别少,老一些的普洱古树还没发芽的”。得到证实小编心里舒坦了......
茶树情况不同
采摘标准不同
譬如鲜叶杀青的时机,揉捻的力度,晒青的时间掌握,成品干燥的时间及温度等等,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普洱茶制作远比较大部分其他茶类耗时,其中尤其以晒青干燥和成品干燥耗时较多,但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如果为了尽快上市而缩短干燥时间,茶饼含水率过高,可能会导致发霉(这也正是为什么有的茶友会将刚入手的普洱茶通一段时间的风),而如果使用高温烘房加速干燥节省时间,则有可能影响普洱茶的后转化。不同的采制标准,得天独厚的高龄茶树,迥异的生产工艺,是普洱茶千变万化口感产生的源泉,但也让普洱茶,尤其是大树茶,错过了明前的盛宴,但多等些时日,当普洱茶独具魅力的茶汤入口后,你会觉得这一段不长的延宕绝对值得,正如你为普洱茶陈化而做出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