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茶道、花道、香道里的中国意境

时间:2023-10-27来源:江南茶语 作者:江南茶语浏览:
茶道、花道、香道,并称三雅道,茶道养性,花道养心,香道静心,而这三道与中国传统文化又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在三道中悟人生之道,受到了文人雅士的追捧。 茶、花、香给人的不仅是其闲适、雅致的表象,他们创造出的美的意境与享受正是人们在这浮躁的社会中所欠缺的!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茶道、花道、香道,并称“三雅道”,茶道养性,花道养心,香道静心,而这三道与中国传统文化又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在三道中悟人生之道,受到了文人雅士的追捧。
茶、花、香给人的不仅是其闲适、雅致的表象,他们创造出的美的意境与享受正是人们在这浮躁的社会中所欠缺的!
花道与佛教思想
通过插花感受自然和生命的变化,适当地截取树木花草的枝、叶、花朵插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技术,并能给人以艺术和美的享受,称之为花道。
 
花道各流派的基本精神就是“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这是东方特有的自然观念和哲学理念。花道反映的是时光的推移和人们内心的情感,以达到人、花一体是一种境界,它所要追求的是“静、雅、美、真、和”的意境。
日本平安时代就有室内摆设樱花的记载。到了十四世纪室町时代的前期还有举行花会的记载。花会是由公卿贵族,僧侣等分成两组将自己的插花摆出,评定优劣,进行比赛的一种娱乐性聚会。在评比花的同时,所使用的珍奇的花器也是众所关心的对象。这种花会到了十五世纪逐渐成为公开的展览会,可说是今天日本花道展览会的雏形。
 
学习花道要注意观察花的每一个自然的表情,花和人一样要体现她最美的一面。花道和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花道本身,就带有着修身养性的功能。在学习花道的过程中,需要平神静气,不可浮躁动怒,所以花道可以用来提高自身修养。
茶道与道教思想
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
与花道不同,茶道被誉为是道家的化身。茶道源于中国,之后又传入西方。道教、茶道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注重尊人、贵生、坐忘、无己和道法自然。
 
行为方面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味美,朴实味美,东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
精神方面,要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悟我“的境界。
香道与儒家思想
香道即“香气的艺术”,它是将沉香及檀香点燃及熏香所产生的香气、烟形加上配合富于艺术性的香道具、还有香道生活环境的布置,造出典雅清丽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作文作画都极尽美感。
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大力张扬“仁”即爱人的忠恕之道的同时,强调“仁”的执行要以“礼”为规范,提倡德治和教化,而中国香道文化就把儒家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至了。
 
此外,儒学认为寰宇人文都在情感理性群体协调相处之中。
我国香道文化中清新、天然、娴雅的精神,即是儒家思想最充分,客观而现实的表达出来。香是自然造化之美,人类之好香为天性使然。
从早期的简单用香,到后来的富有文化气息的品香、咏香,体现了人类热爱自然的积极情趣,表明了人类安逸从容的生活态度。
花道、茶道、香道一同演绎精致生活美学。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文化  普洱茶  喝茶  普洱  饮茶  茶道  茶香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日本茶道基础知识
日本茶道基础知识
茶道在心之茶有三得
茶道在心之茶有三得
关于茶道我懂得不多
关于茶道我懂得不多
日本茶道大师在北京演讲
日本茶道大师在北京演讲
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
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
中国茶道追求的“真”由三重含
中国茶道追求的“真”由三重含
茶道不是玄幻空虚的理论道学
茶道不是玄幻空虚的理论道学
茶道的起源
茶道的起源
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有什么区别
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要让孩子早些学茶道呢?
为什么要让孩子早些学茶道呢?
茶道日常礼节有哪些
茶道日常礼节有哪些
品禅茶道年
品禅茶道年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