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当地先民的种植,多年的管养,其次,到现在的古树茶盛世,当地有识之士,连片承包,开始了个体化的运作,再者,在地域能量还未爆发,品牌化尚未成型中,借力东风,以开发心态大家一起运作。
这有两个好处:其一,茶质上,一片片的古树茶地,有非常天然,少人为干扰的生长环境,鸟鸣山幽;其二,工艺的把控上,经过了五几年的分片区、单株等的管养运作,为了一年年累积起来的口碑,非常注重工艺的纯净度,杀青菜鸟不会被使用;其三,从“卖货思维”向“品牌化”的转型已经好几年,管控这片茶园的朋友已经非常懂整,不会胡乱喊价,而是按片区,按分级来整体操作,不会像个体茶农一样没头没脑的乱卖一气;其四,毕竟是一片名气还没有白热化的产区,我们还有相当程度的议价权;其五,青衫合作小产区,当然是想深耕,立志几年产品打造形成口碑,而不是急于求成“赚一笔”,我们推“小树”,推“小产区”而且尚且不公布具体产地,是有点吃力不讨好,逆流而上的意思,如果茶品不真的过硬,有特点,那岂不是太作?
所以我们定位小产区,定位一种近乎盲品还能带来口碑发酵的潜力。
2016年我们定位了一片小产区,那就是小楼的产区。很幸运,也算一种水到渠成,2017年小楼迎来第一次爆发。谢谢各位。
2017年春茶季我们定位了两片小产区,一片是荒木藏,一片是这个悠悠。
我们跑的地方,相比起来,南糯山算是版纳比较性价比高的地,我们窝在景洪和玩茶料的朋友喝茶,一位初次见面就很不客气的哥们开玩笑说“你们是不是也想到南糯山收点老班章?生态好产量大”,我们也开玩笑回敬“是呢,昨天刚刚去了,收到几公斤冰岛”。然后大家都笑了。
不问青红皂白去做一线名山茶,我们兴趣不高。
我们想先深挖一下部分小产区再说。
所以,悠悠来也。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