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用传统手法泡功夫茶时,把茶叶置入壶内之前一贯会将茶叶捏碎?才开始冲泡。茶叶捏碎后,再从中将茶叶细分成大、中、小形体,依序将小、中、大茶条拨入壶中,盖上壶盖,把壶拿在手掌心上摇晃几下,才能够下热水。茶叶不但捏碎,而且几乎放满壶。
如果我们手上原来就有一些茶碎,不舍得弃掉不用,不妨照旧悉心地把它适当冲泡饮用。如何冲泡,比如说水仙茶,完整原片茶叶在正常情况下投入茶量约半壶,用茶碎时可以少一点,约四分之一壶即可,为什么?因为碎茶溶出味道比叶茶快,茶量多了便会苦涩。
这样说,并不是排斥茶中原本独有的苦味,用合理泡法来呈现那自然的苦,苦得滋味无穷。将茶叶捏碎冲泡,茶体的纤维组织遭受破坏,茶的精华已涣散,释溶出的只有“死苦”。
完整的茶叶不应当被捏碎才冲泡,因为我们认为食材遭遇损坏的做法欠缺周到,比如一根蔬菜一粒瓜果,或鲍鱼或燕窝,我们希望能够忠实保留食材的必然味道,而且是使用合乎逻辑的方法来处理。
置茶入壶时依序先下茶条小的、中的,最后才是大的,然后再把壶左右摇晃震动,以便茶叶大压中、中压小层层紧实贴着。小的茶碎被压在壶的底层让大茶条覆盖着,是为了不让茶碎浮上水面阻挡出水孔,妨碍茶水的倒出,假使茶水倒出被拖延时间,表示浸泡时间也增长了,茶的味道就会超出掌控范围。
与此同时,热水会先润泡着底层的小茶碎、再到中的,然后才是大的,如此顺序会让茶叶也顺序发味,浸泡茶叶的需要就可从快速慢慢缓和延长,以利茶叶舒展。
但是,这样的泡茶手法放在冲泡完整茶叶上却是显得多余的。现代制茶技术日新月异,喝茶者对茶叶的外形美观也有所要求,故此市面流通的许多茶叶,样子都长得相当完整,发挥如此完整叶片的茶叶的特性,必须就它的完整度去冲泡,茶叶才能释溶出该有的层次感与丰富滋味。有者冲泡时茶叶是完整的,也并未捏碎,但还是把茶壶拿在手掌心摇动震壶,这也是无必要的。
把茶叶捏碎才冲泡是对茶叶生命的价值、制茶工艺的魅力、珍贵的食材在进行破坏,我们不能让茶叶毁于无知或无心之手,未能合于味觉感官或对身体无益的冲泡法必须被截止。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