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茶学什么?要学多久才能毕业?相信很多初学者心里都有这样的疑惑,我也不例外,初入茶世界,满目皆是问号,到底是应该先学习技法将茶汤泡好?还是博览群书,了解茶的身前身后?又或者,从茶器、茶席开始,实体能感知的器物开始,了解它们所围绕的“茶”?
这些疑问萦绕着我,直到读了《日日是好日:茶道带来的十五种幸福》,疑问才终于有了解答。
或许在我们印象里,茶道是好茶、是优雅、是哲学,但茶道其实跟大多学科有着相同点,那就是学习时的三个成长阶段:守、破、离。不论任何学科,初学者均要从规律、 原理开始学习,如文学写作,需先了解字词,再了解语法组成句,最后结成段落篇章,这些基础万万不可遗弃,丝毫不容差错。而“破”阶段则讲视情况随机应变,这就如文学到了语境环节,字词标点的组合不再一成不变,需变通。最后“离”阶段,则到了继往开来,展现自我风格的时候,如同文学创作,字词不过是媒介,灵魂在于创新,有无限空间来天马行空。这三个阶段,一阶高过一阶,不是没有基础就可以随意跳级而为的,如此浅显一解释,大家就都明白了。
日本茶道是严谨的,需要打下扎实的底功,帛纱一定要扯响,装抹茶粉的“枣”一定要按形状擦拭,沏茶的动作要像跳舞一般利落、赏心悦目,喝茶要分三口全部喝完,榻榻米一叠要走七步……学员心中会有无数个疑问,为什么非要这样,但老师的回答皆是:就是这样,需这样照做。基本功,一步都不能差。
内地茶艺与日本茶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大家莫不竞相自由创造,不求跟随先行者一步一脚印,但求展现自我风格,这也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常态,如此,茶道在各人生命里,便是不同的际遇了,有人走在五光十色的风景,有人走在曲折幽静的小道,有人追寻先人遗踪,兜兜转转。茶道这一没有终点的修行之路,无可避免的千般形状、万般姿态。
书中森下典子的老师回答她:理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照着做。这是东方思维在茶道中的体现,不要思考,遵守流程,听手的感觉行事,当手上熟能生巧、行云流水,指尖才能反射内心的情绪,才能听见心的声音。这是一种专注于当下的茶的精神,就像初学泡茶,老师曾教导,不要担心出错,要把自己投入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形静心静,才能达到茶道静心的目的,也才能泡好茶。
学茶,日日是好日,如同文学上寓情于景,当你可以在茶道上寓心于形,通过一杯茶、一席茶能传达给客人的,就绝不止味觉和视听了。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