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是,那就是搭积木的技巧,用不着太多的人去追寻一辈子还在孜孜不倦,至死不休了。讲到茶有不同境界,制茶,品茶,泡茶何尝不是。茶通六艺,艺从心发的。虽然我们也不停地说泡茶的时候心里要静,究竟要如何静呢?真正的静不是心如死水呢,这里的静更应该是整个身心随着茶性走。无我,唯有茶。用心感受每一次注水,出汤,分杯时的美妙。茶如你,你如茶。在心底里有一种欣逢知己欢欣。知己者,非言即意。
有人说茶道最终是孤独的。泡茶时不说话,全身心地投入,带着感恩的心与茶交融,达到忘我,才能感受到那份自然赐予茶人的微妙。从泡茶中,能够感受到静的力量,心不静是一定泡不好茶的。心静时,我们会觉察到自身的很多问题,从而反省自己,渐渐地提高自己同时心静时也容易心定。
我们对待茶的态度,便是我们看待生活的角度。一杯茶可以穿透人生,让你看到生命的本质。一位资深的茶友如是说。人生如茶,人生与茶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我们可以从茶叶的喜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也可以从泡茶的态度中看出这个人的生活态度。想喝好茶就得端正态度。你是如何对待茶的,便是你对待生活的态度。
往往优秀的泡茶师需要较高的文化修养,不仅要有广博的茶文化知识和对茶道内涵的深刻理解,而且做到能以茶配境、以茶配具、以茶配水、以茶配艺,感知每一个动作,与茶、与水、与器融为一体。从备器,净具,置茶,注水,闻香,冲泡,出汤,应茶而异,应器而异,应时而异,应人而异。
1.对茶的理解。
2.对茶器的理解。
每一种茶器都有它的历史与文化。什么类型的茶配什么样类型的茶器,相信茶界的朋友都有所了解。但搭配这玩意儿并不是单一的也不是专一的。有些看似完全不搭的组合,却是也可以配出来别样的味道。
3.对环境的把握。
喝茶人最追求安静、舒适、优雅的环境,环境是最能直接影响到人的心境。心境依赖于外部环境,能与环境的溶合,让心情在更多时间内趋于平和是成大事者必备的我条件。
4.对人的理解
面前的品茶人,是否对茶有很深的了解,茶予人品,与人分享,能否带动客人一同与茶融为一体。
常常我们能接触到的茶冲泡礼仪
1.酒满敬人,茶满欺人。酒是冷的,需要热情满满,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七分满为敬。
2.先尊后卑,先老后少。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
3.强宾压主,响杯檫盘
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任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4.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
6.无茶色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