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为什么喝茶 ?
据不严谨调查及不完全统计,喝茶的理由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减肥党
“减肥啊!比吃药安全。”
“普洱茶特刮油,每次吃完大餐就要喝一泡浓的才不怕胖。”
养生党
“红茶养胃安神还暖身,我体寒,经常喝。”
跟风党
“我周围的人都喝茶、插花、写书法,我也得喝,不然没法交流了。”
“普洱茶还能升值,喝不完了存着以后更值钱。”
真爱粉
禅意派
“一提一放,一沉一浮,专注于当下每一次的注水出汤,泡茶的过程,亦是静心内观的过程。”
茶,
饮品,
健康饮品。
但一入茶坑深似海,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入坑”的经历。
关于我喝茶的经历,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被动 · 盲目阶段
初学茶,一片空白,需要不断尝试、反复对比来练习味觉的灵敏度,建立味觉体系,所以稀里糊涂喝了很多茶,好的不好的都有。
主动 · 探寻阶段
慢慢的随着“阅茶量”的增加,开始有了一些自己偏好的滋味和口感,每当遇到合口味的茶时总免不了贪杯,喝过了量。再到后来,已经不能满足于和心仪的茶“偶遇”了,便开始主动去寻找,喜欢的片区、山头、村寨,恨不能都喝一遍,一天十几泡茶也是常有的事,茶也喝的越来越浓,俨然一副“老茶鬼”的样子。有时也会因为喝茶太多而心慌、手抖、明明很饿却吃不下、明明很累却睡不着,身体也开始出现各种问题。这时候才意识到,茶叶纵使再有益健康,喝过了量,喝错了方式,也会成为损害健康的元凶。
《本草择要纲》记载:“茶苦甘微寒无毒。乃阴中之阳。可升可降。入手足厥阴经,主治疮。利小便。止渴消食。去痰热。上行能清头目。并能消暑解酒食毒。但久吸无度,伤营伤精,血不华色。”
茶性苦寒,长期过度饮用会损耗精血。原来古人早有告诫,只怪自己沉迷于茶之滋味,忽视了身体的感受。
理性 · 节制阶段
盲目乱喝、贪杯猛灌导致的恶果已尝到,如何让原本健康的茶喝出健康的效果,是现阶段关注的重点。
茶性原本苦寒,但经过了类似于中药炮制的加工制作后,原本的性味被改变,使得不同种类的茶叶性味各不相同,即使相同种类的茶叶,制作过程中的些许差异也会导致茶性不同。所以茶叶对身体的影响,很难总结出一般规律来,需要喝茶时静心体会和感受才能察觉。
有些茶喝了会非常利尿,虽然适当的利尿、排汗能带走身体内的水湿和毒素,有益身体健康,但“利尿”这个过程会增加肾脏负担,再加上如果喝的是性味苦寒的茶,反而会把寒湿带到肾脏;
有些茶喝下去之后是 后腰先发热,并且微微发汗,之后呈放射状遍布整个后背、前胸、腹部、甚至是腿脚、手脚心,这应该是一个正常的走向,符合人体的任脉和督脉的走势,通常需要喝茶者经络通畅才能有较为明显的感受,而这类茶一般不会太利尿,因为皮肤的水分散失帮助肾脏分担了压力,应该属于较为健康的一类茶;
以上是近些日子喝茶时的体悟,并未经过科学验证,不能作为参考,只是希望大家喝茶时能 更多关注自身感受,以喝得舒服为准,并且控制饮茶量,切忌贪杯猛灌,物极必反。最近基本都会选择一些很温和的茶来喝,之前被浓茶浸泡到麻木的身体也渐渐恢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