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给自己的朋友万千遍忠告:老茶水深,不懂就不要接手。但总有人就是袋子里钱多多:这个年代的这个茶,又不是太贵,人生能得几回搏啊?
好像不当水鱼心里就不舒服。真是令人佩服!
下面,是关于易武茶的某个江湖传闻。我给各位看官的忠告是:这个传闻的可信度高达85%以上。
这个传闻是关于易武乡的老乡长张毅的,一位已经仙去的老茶人。下面的资料来自网络,经过了专业编辑出身的老伍精心、细心、可靠性极高的编辑(不是改动),保证了资料比写得比较不注意行文的原文读起来通顺。
外界对老人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但在濮子的眼中,以易武制茶工艺制作的茶品,在断代多达50余年(抗日战争爆发至1994年)之后,易武圆茶得以逐步恢复、发展、壮大,毛茶价格由几元到现在的几百元(老伍补充:这个文章估计比较老,薄荷糖已经早两三年就过万了),并给现在的茶山带来相对富足的生活,人们口中的老乡长——张毅,居功至伟。
时势造英雄,是因为英雄在浪潮还没掀起之前,他就已经站在浪起处!纵然易武本地有人对那时站在浪尖上的老乡长颇不服气,但请回想1994年那个雨季(1994年8月22日)之前,是谁在收集、整理易武茶的茶史及加工工艺方面的资料?为什么在那个雨天,当以台湾茶人吕礼臻、陈怀远为首的台湾中华茶艺业联谊会一行20余人,到访易武,在寻茶问史事之时,易武乡政府请出的这个人,名字叫张毅,人们称之为“老乡长”、老张毅?
当易武圆茶生产停止50余年之后,第一批茶品“真醇雅号”于1996年诞生,这是由吕礼臻出资,张毅生产压制的、50余年来第一批易武圆茶,吕礼臻当时为什么选择与张毅合作,因为在那时张毅最适合也最了解易武茶过去的制作工艺。
当茶山老人权存安、李应昌等制茶人,言起曾得老张毅鼓励开始做茶,并曾向他学习如何制茶的旧事时,知道他们没有忘记这位可敬的退休老乡长,是他们口中的“老张毅”,给他们带来了相对富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