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物质层面来说,茶的生产成为茶叶经济活动在我国源远流长;茶还有其精神和文化层面,给人类贡献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内涵。一杯茶,有时候就是一杯可有可无的饮品,但当它成为一种几千年文化传承的载体,就就有了沉甸甸的精神意义。
喝茶的目的首先是解渴,解决最基础的生理需求。而如果上升到茶艺,则茶叶就是一种载体,通过冲泡的过程,使品饮者有愉悦感的同时,让自己品到色香味俱佳的好茶的艺术。如果在这个过程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并且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准则,则会上升到茶道的高度。
和是茶的灵魂,和是一种相知相遇相守相爱的过程。茶如果尽在物质的层面,是谈不上和的精神层次,而只有当知音对茶而语,为一壶茶相视而笑的时候,“和”就是最好的体现。
雅是茶的文人化化身,中国的茶由禅茶到文人的推波助澜,无疑打上的雅的烙印,无雅不茶,在宋朝就提出了茶道规则三点三不点,其中最重要的是遇到不雅的人不点。
融是茶之能,茶与酒的最大区别是它的圆融性,茶让一切都变得雅静谦和,生命因此有出世之感,让不同的人可以会心一笑,达到了相互融通的茶道效果。“苦中回甘,涩后顺滑”,茶是有回味的,而回味是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的。茶需要慢慢品,慢慢悟,细心回味。
慢慢的咀嚼茶的味道,慢慢感受茶的香味,慢慢体会苦味之后的回甘,绵长的韵味。当我们慢慢的体会到涩后滑顺的时候,此时只有茶的滋味,哪里还有心里的烦恼?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