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秋午后,阳光明媚,适合来一场茶事,三五知己,清谈往昔,躲在尘埃处,虚度半日光景。
清秋,昆明的阳光温和,懒坐昆明地铁,飞驰于城市的心脏中。一个下午,围绕这个城市转了四圈,繁杂的人群中,慢慢体悟《茶经》。陆羽和皎然,这两个神奇的人物慢慢定格于我脑海中。如一片慢慢泡开的茶叶,舒展幻化于我灵魂中。
安静久了,就想和世界来一次亲密接轨,即便是一个人。读一本好书,忘记世界,即便是在嘈杂的地铁之上。犹问茶香,倾听世界的声音和每一个陌生人传达出内心真实的回响。
或许说的过于飘渺了。但皎然和陆羽找到了心灵同韵的味道,所以皎然死后,陆羽陪伴在皎然埋葬的砖塔前五年之久。一曲《高山流水》的绝唱在茶韵中敲响。虽不及古人境界,却想在现代气息的熏陶下感受一下别样的佛学、道学、茶事、茶理、茶道等等。陷于其故事和诗词中。一杯茶解千愁,似古归来。
皎然与陆羽堪称为中国茶道的双子星座:一个为茶道始祖,一个为茶道之神;一个为茶道之父,一个为茶道之母。《茶经》更深层次地为我们讲述了汉族茶文化的精髓同时推动茶文化的发展。茶文化及茶事后面的故事及人物都值得我们去了解和体味。
丝绸、茶、陶、瓷、鲜花、佛学、道学、茶理……一香炉,一壶茶,一段岁月,一场没有理由的茶事由心而铺开。
茶和丝绸能追溯几千年前,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当丝绸相遇茶时,两者完美柔和地结合,彰显了中国不一样的文化及风采。心无旁骛,花和一款茶相遇,碰触陶或瓷,捻起一滴善缘的水,安静去冲泡,心境开阔,茶香氤氲,人情更浓。
民间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虽然排后面,却和我们有4000多年的渊源。而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如是说道:“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就应了那句“借酒浇愁愁更愁”。如此说来,茶能清心,能洗去铅华,何须苦苦寻求,身边的美好用心发现,世人不必煞费苦心。所谓:“心静自然凉。”
而唐代玉川子卢仝的《谢孟寄新茶》如此说:“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喝不得也,唯觉两腑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如此读来,作者信手拈来,有感而发,却说明“茶不醉人人自醉”,陶醉于茶香,修心于茶事,放下凡尘琐事,一切都迎刃而解。看来古人深有体会。和一场茶事有关,慢慢升华,茶香四溢,诗书几卷,世间愁楚几许,俗世凡尘之内,慢慢于茶香中体悟,于生命的间隙处温润,一切悠然平静,淡若处之。
时光尘埃处,许一场茶事。站在古风雅韵中赏一曲古筝,余音缭绕时,是深秋的季节,我正在某市一家茶吧外的湖边品茶。等待着一个人。一个关于青春的记忆和不堪回首的爱情便在茶香中升腾。
等待一个人,等待一个未完待续的故事。人生几何,或许很多事情都是如此之无奈。没有结局,却依旧挂念着,守候着。细细品味杯中这款“青梅煮茶”,原本是甜味,如今细细回味,反复在唇尖揉捻,却有几分苦味,回甘而苦涩。
“青梅煮茶”,当青梅遇上茶,飞扬跋扈的激情与熟稔内敛的情怀,两者完美搭配,诠释着青春阳光,如这个深秋十二点的太阳,柔和恰当。这款茶是我和那个他最喜欢的,青春年少正当时,嬉笑、奔跑、爱情、青春、青涩、激情、浪漫等,这都是我们对爱情和对生命的见证。
“青梅煮茶”,时光深处的见证,青春最美的回忆。等待的那个人未曾走远。想想,那些年,心爱的那个他最喜欢喝我用水壶煮的青梅茶。他总会说:“淡淡的,香甜而不浓烈,香味悠远,回味无穷,恰如我们的爱情,恰如一个你。”
“青梅煮茶”恰如我们的爱情,恰如一个你。时光深处,许你一场茶事,那是关于爱情的表白。而今,茶香撩人,茶未凉,人未走远,时光最动人处,回眸老地方,一切照旧。
一场茶事,心灵同韵,古昔今昔,韵香陈酿,浑厚天成。
恰似一杯“青梅煮茶”,清晰晾晒了时光深处那些悠远却又清晰存在的茶事。
时光深处,许一场茶事,在这浅秋的夜晚,我们秉烛夜谈。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