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制作好茶的排序是这样的:第一是茶园的地理位置,包括土壤、气候等条件决定是否有好的原料;第二是天气,如果下雨天就不能采摘了;第三是茶农的采摘水平,不懂采茶会伤害茶树;第四是制茶师傅的制茶工艺。从顺序可看出,前面三个因素(原料、天气、采摘)决定原料的好坏,没有好的原料,制茶师傅手艺再高也制作不出好茶。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茶叶的大规模供应,越来越多的制茶工艺都是用机器代替人工,即使这样,当中的关键技术还需要老一辈的制茶师傅凭借高超而成熟的经验制作,才得以成为一款好茶。因此,很多老一辈的制茶师傅在行业内依然成为现代制茶人员的顶梁柱。而这些师傅到了今天都有一个尊称—大师。
大师,除了制茶工艺高超,还经过了市场和时间的检验才得以身份认证。
到了今天,市场上出现很多包装精美,售价不菲的茶—全程由大师选料,制茶所有的工序都是大师亲手制作。
只是,这个代价和成本实在太高。你喝的每一泡茶已经是几十元,大师做的茶不是每个人都喝得起。
我所理解的大师是这样的:大师理应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和行业引导,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茶的品质把控,用自己丰富的制茶技术和经验去传授新一代茶人。而不是利用自己的身份头衔去抬高茶的价格,让爱茶之人喝不起,只能望茶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