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远古而悠久的“吃茶”和“喝茶”阶段
我们的祖先在发现茶树的早期,最先是把野生茶树上嫩绿的叶子当作新鲜“蔬菜”或“食物”来嚼吃的,或是纯粹当作蔬菜,或是配以必要的佐料一起食用的,这是我们祖先利用茶叶最早、最原始的方式。我们把这一阶段称之为“吃茶”阶段。这一时期人类还没有发明火种,也尚未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
根据陆羽《茶经》和有关史料的记述或推论,大约到了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叶可日解七十二毒前后,我们的祖先在“吃茶”和劳动生活过程中,发现了茶叶具有解渴、消食、提神、解毒、保健与治病功能,于是对茶的认识和在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茶的利用逐步由“嚼吃”转为“调煮”,即采摘野生茶树鲜叶加以姜、葱、橘子等调味品与谷物等一起煮成羹或粥来“喝用”,或是出于保健治病的需要将茶叶熬成汁液服用,这也叫做“喝茶”阶段。
2:丰富多彩的“饮(品)茶”阶段
到西晋时期,人们不再仅仅把茶汤当作一种饮料或药汤,而是把饮茶活动当作艺术欣赏的对象或审美活动的一种载体,在对茶叶的认知和饮用上,开始了品饮与欣赏的“饮茶”阶段。这一阶段的根本特征,就是把饮茶与吃饭分开,并开始讲究煮茶与鉴茶的“技艺”。
3:崇尚美学与艺术的“艺茶”阶段
随着茶文化领域与内涵的日益丰富和不断发展,人们发现茶叶不再仅仅是“开门七件事”的高尚饮品,而且发现茶叶的文化内涵及茶叶的冲泡饮用过程还具有独特的精神、道德、审美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因而自20 世纪 80 年代国人提出“茶艺”的概念后,举国上下茶艺馆和茶文化推介活动风起云涌,把茶的冲泡饮用方法推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艺茶”阶段 。
我们把人类利用(饮用)茶叶以来的漫长历史大致划分为吃茶、喝茶、饮茶(含品茶)和艺茶4 个阶段,他们是相互联系、不断传承,由低级到高级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比如,饮茶阶段是在继承喝茶阶段“煮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了对茶叶品质的品尝、鉴赏技术;而艺茶阶段则是在继承发扬饮茶阶段的“品茶、赏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了品茶和赏茶的“艺术”,但这种“艺术”审美的萌芽则可最早追溯到西晋,源于唐宋、而兴盛于当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