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友a:互联网经济的最终归宿或基础是产品,离开了产品做文化、做品牌或开电商,都将是无源之水。云南普洱茶是时候回归产品的品质、信用、服务及其创新本身了。
茶友b:适当的文化卖茶很好!但不能过度神话卖茶!茶叶就是日常生活消费的付食品,只有大众化人口进行日常消费,才能进行正常的产业化的市场经济行为!
茶友c:我的理解,消费者懂不懂茶,会不会评茶是不重要的,因为消费者代表的是个体,她/他说什么都是对的!但如果从业者,专业人士,生产普洱茶的师傅等等,都没有一个评价产品优劣的体系或者说标准,那我们这个行业,不可能会出现秩序。所以,如果能有一个相对科学的,普遍接受的评价体系,会不会对指导生产,指导销售,指导消费有积极的意义。
茶友d:云南到处有好茶,由于茶树品种、土壤微量元素PH值含量、海拔、光照、通风、适时釆樀、加工技术程度等等因素,无论何种茶类都有不同的品质结果,谁好谁不好,不是单泡单评来定论,严谨看品质必须采用同一时间场所同水同量同茶具以干看外型,湿看内质的理性评审就明显看到了差别,当年我们国企做出口或边销从原料加工到出厂到省茶司评审都必须尊循这法则,不是爱怎么说就行的。
何况,按当下这种喝茶方式也不要忽视了对茶的误判,同桌几人由于身体内体的信息有差异,茶汤内在的色香味入口在身体的反映也不一样,所以我们根本没必要一定要在某种情况下去准确评说高低,无论是何种何山头要体现出茶的生津回甘度,厚重度,持久度,干净清润度就是好茶,茶的使命首先是人的生理需求一一解渴、提神、养生;再则是人的精神需求一一素养,文化交流。六七十年代国贫民穷,无人问津我们茶产业,更没有诸君的高论,现在好了富了,茶叶一片树叶的故事,得到了世人关注,我们深感幸运。不知道怎么来评论,只是认为用良心严谨做人做茶做文章,向消费者喝到放心的云南茶,回归相信我们的纯朴,生态品牌建设就有功底。老同志看群里专家学者争论热闹,也嗞上几句,若有冒犯还请原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