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的工作跟普洱茶有关系,不管你是销售人员、制作者或是产品研发、宣传推广工作人员,你都应该“去看看”:去茶山看看,去制茶车间看看,去看看普洱茶的另一个阶段、另一种形态,去看看别人的普洱茶。如果不看,我们或许会一厢情愿、自以为是;如果不看,我们或许会在自己的工作中陷入困境。
很多人在初入普洱茶行业的时候,都会充满好奇并通过不断地喝茶以及从网络搜寻大量普洱茶知识来了解普洱茶,在这个过程中迅速成长并投入工作,之后的工作中再继续零零散散地学习一些新的东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对同一种东西会有不同的看法,而且看上去都似乎是有道理的,至于事实到底是什么我们最终无法知晓,因为我们接受了这样的说法:普洱茶存在太多的争议,不必太较真,喝自己喜欢的茶就好了。问题是,喝茶的人可以如此,我们这些以普洱茶为工作的人也要如此稀里糊涂么?有些问题也就罢了,可是连茶山、茶树什么样子,制茶的基本过程这些基础的东西都不知道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所谓“去看看”,自然没有表面意思那么简单:不是去了茶山在茶树下拍了自拍就可以说去看过了,而是去了真的有所收获。拿我自己来说,看地图都觉得累,何况是记得地图上那些地名及方位?所以尽管我很用心地记了很多遍冰岛五寨的地图,可是有什么用呢,过不了几天又得忘。然后去一趟勐库回来就那么记得了,因为在去冰岛老寨的路上,小伙伴就直接指着跟我说那边是西半山这边是东半山,那条路是去地界的,从那条路过去就到糯伍了,一圈下来,想不记住都难。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方面,但是也能看得出亲自“去看看”有多重要了,至少当你跟人介绍一款茶的时候,你可以毫不心虚地说:这款茶产自哪里,那里的生态怎么怎么样了,而不是跟着套路来:这款茶精选云南生态大叶种为原料,绿色生态无污染,毕竟套路太多,有时候还是需要一点真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