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这个行业的初衷,是从深圳回来,想自己做点事情。论证了几个云南比较有资源优势的行业,包括野生菌、玫瑰花、中草药和普洱茶。最后选定普洱茶,从阿里起步,开始搞不定客户,一开口立马被客人问倒。然后疯狂补产品知识。
普洱茶,是公认水比较深的一个行业,也是一个所谓玩圈子的行业。如果你没有圈子,别说卖货,就是门在哪里都找不到。经过这么段实践下来的感觉,确实有那么点不容易。然而我试着梳理了下,发现有这么几个特征,权当学习路上的参考,新的路标将会不断被找到,看法也将不断被修正:
其一:关于普洱熟茶散料,散茶从宫廷、特级依次到10级,其分类标准的关键是芽头的多少及散料的粗细,越嫩的细料越靠近宫廷,越老的粗的大的毛糙的越靠近10级,然后就是产地,最好的是勐海料,其它地方的少有提及,问是哪的,基本人人都说我们是勐海料,经销商也基本不太会分辨。另外就是年限也是影响价格的一个因素。
当你在市场上被眼花缭乱的价格和年代迷惑时,最关键的还是要回归本源,及普洱茶散料最核心的标准应该是怎样的?带着这样的问题和标杆去品鉴和寻找,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一定会找到最适合经销商朋友的散料。
其二:关于山头,山头的意思有几个,当某人说我们是某地的茶时,这其实是停留在营销的最初级别,类似散料,因没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标杆,所以就说个公认的标尺。逢人便说我们是班章,进一步的会说我们是班章春茶,好比逢人就说我们是勐海料一样。以公认的、热潮的概念为卖点,只反应两个问题,买茶的是外行,卖茶的也是外行。外行忽悠外行,尚且有成交的机率,但是外行忽悠内行,必死无疑。
所以,得出结论,普洱茶是内行人的生意,做普洱茶,一定得做个内行;普洱茶也是一个讲逻辑的行业,不管你是否内行,适当调用下大脑中的逻辑,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其三:关于春茶概念,普洱茶有这么个特点,同一山头、同一棵树的茶质,春茶最好,再说进一步,明前春茶(也就是还未下雨时的嫩叶),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人总写明前春茶的原因。其次是秋茶,再次是夏茶。也就是说普洱茶春茶强于秋茶,秋茶强于夏茶。所以很多人说我们是春茶。
但是作为商家及顾客,如何跳出这些概念性的东西,能够火眼金睛,一眼即能辨别一款茶的真正价值,这是目前需要快速加强的。在必要的时候,将冲到一线,实际感受下泥土的味道。有泥土气息的说茶看茶,一定会更有厚度。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