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品茶最重茶的“味外之味”

时间:2023-11-22来源:才者 作者:才者浏览:
茶有百味,其中主要有苦、涩、甘、鲜、活。 苦是指茶汤入口,舌根感到类似奎宁的一种不适味道;涩是指茶汤人口有一股不适的麻舌之感;甘是指茶汤人口回味甜美;鲜是指茶汤的滋味清爽宜人;活是指品茶时人的心理感受到舒适、美妙、有活力。 在此基础上,审评师们对茶的滋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茶有百味,其中主要有“苦、涩、甘、鲜、活”。
苦是指茶汤入口,舌根感到类似奎宁的一种不适味道;涩是指茶汤人口有一股不适的麻舌之感;甘是指茶汤人口回味甜美;鲜是指茶汤的滋味清爽宜人;活是指品茶时人的心理感受到舒适、美妙、有活力。
在此基础上,审评师们对茶的滋味有鲜爽、浓烈、浓厚、浓醇、醇爽、鲜醇、醇厚、回甘、醇正等赞言。品鉴茶的天然之味主要靠舌头,因为味蕾在舌头的各部位分布不均,一般人的舌尖对咸味敏感,舌面对甜味敏感,舌侧对酸涩敏感,舌根对苦味敏感,所以在品茗时应小口细品,让茶汤在口腔内缓缓流动,使茶汤与舌头各部分的味蕾充分接触,以便精细而准确地判断茶味
 
古人品茶最重茶的“味外之味”。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文化底蕴,不同的环境和心情,可从茶中品出不同的“味”。“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历尽沧桑的文坛宗师欧阳修从茶中品出了人情如纸、世态炎凉的苦涩味;“蒙顶露芽春味美,湖头月馆夜吟清。”仕途得意的文彦博从茶中品出了春之味;“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昧永。”豪气干云、襟怀坦荡的苏东坡从茶中品出了君子味;“双鬟小婢,越显得那人清丽。临饮时须索先尝。添取樱桃味。”风流倜傥的明代文坛领袖王世贞从美人尝过的茶汤中品出了“樱桃味”;“一岭中分西与东,流泉泻涧味甘同。”统治全国达60年之久的清代盛世之君乾隆皇帝认为,在他的国家里,各地泉水泡出的茶味都甘同,他从茶中品出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大同之味。
 
茶如人生,亦有百味。苏东坡拟人化地把茶称为叶嘉先生并写了《叶嘉传》。在《叶嘉传》中,他借皇帝之口说:“叶嘉真清白之士也,其气飘然若浮云。”“吾始见嘉,未甚好焉,久味之,殊令人爱。”只有爱茶,才能成为不俗的茶道中人。茶“森然可爱不可慢,肉清骨腻和且正”。。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  普洱  饮茶  茶道  品茶  茶味  品茗  回甘  茶汤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如何提升普洱茶品茶能力?
如何提升普洱茶品茶能力?
5个关键,让品茶不再神秘
5个关键,让品茶不再神秘
品茶的一些专业术语
品茶的一些专业术语
521国际茶日 I 品茶有三重享受
521国际茶日 I 品茶有三重享受
为什么说品茶越久,心态越好?
为什么说品茶越久,心态越好?
品茶也讲究顺序吗?
品茶也讲究顺序吗?
茶人不可缺少的礼仪——品茶篇
茶人不可缺少的礼仪——品茶篇
品茶,在烦躁与浮华中,寻些许
品茶,在烦躁与浮华中,寻些许
按照这个步骤来品茶,会收获更
按照这个步骤来品茶,会收获更
茶生活的至高境界:品茶寻韵
茶生活的至高境界:品茶寻韵
品茶六部曲,有这6招,茶好茶
品茶六部曲,有这6招,茶好茶
品茶时,到底该不该发出声音?
品茶时,到底该不该发出声音?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