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无别事,
庐山烟雨浙江潮。
苏东坡写的奇诗《观潮》,奇就奇在仅四句的七言绝句中,开头与结尾完全相同,反复朗读,似乎豁然开朗,就如《五灯会元》卷17里所载的青原惟信禅诗一段著名语录演化而来。原句是: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几种见解,是同是别?
其实就是指禅悟的不同阶段,不同境界。而诗人苏东坡《观潮》,正是此意——端起,放下。
喝茶也是如此。
我初遇见时,感受到的是干净和扑鼻沁心的茶香。
慢慢地,喝过多种来自这座高山的茶,就会下意识的想,这是哪一种味道?这个香气是花香芬芳还是龙眼木炭中汲取的香气?它的焙火如何?
先把水烧开,
再加进茶叶,
然后用适当的方式喝茶,
那就是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除此之外,茶一无所有。
不如放空内心,不管好坏拙劣,不论优缺点。最终入口的,都是你所未知的探索。即便是一样的茶,天天重复饮用,喝到的也不一定都是相同的味道。
所谓会喝茶的人,内心对茶往往有固定的套路方法,容易把喝到的味道归入一种固定的模式,就很难喝出新滋味。
“会” 是一种理解,带着主观的认识去看待茶;“不会” 则撇开了这种关系,空出内心的位置感知面前的好茶,就像相识多年的一对老友重新结识。
真正的好茶,来自深山,只浸染云雾沉淀白露。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