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六艺之中,尤以书画为重,
牵动着茶人感悟天地,
回归自然、追寻自我……
书房
自古及今,书房并无一定之规。富者可专门筑楼,贫者或室仅一席。有的雕梁画栋,有的则环堵萧然。
清代著名学者李渔在《闲情偶寄》一书中专门谈到书房的装饰,“书房之壁,最宜潇洒,欲其潇洒,切忌油漆”。更有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即便仅方丈之室也能与朋友谈笑风生,“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所以对于古代仕宦文人来说,书房便是偏安一隅的不二之选,是隐于市的绝佳处所。
对于今人来说,书房不仅是家中阅读、沉淀自我的重要所在,更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建筑。
茶室
茶,始于我国唐朝,大唐盛世,四方来朝,威仪天下。茶室,就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产生。独拥一方茶室,燃一线香,煮雪烹茶。茶水洗心,看尽世间浮沉,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只愿悠然岁月,宁静致远。
现代生活虽不能完全避开车马喧嚣,但作为茶人的幸福是,可以在心中修篱种菊。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独拥一方茶室,燃一线香,煮雪烹茶,不去想,那些走过的岁月,到底多少是真,多少是假。茶水洗心,看尽世间浮沉,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只愿悠然岁月,宁静致远。
茶室,一个可以静心、静茶的地方。朴素的茶室空间,体现的是一种简单,是一种原始的茶味。
我们不应该停留在茶与器的小物件上,也应该注重于环境的配合,也就是茶室空间。天地方圆间,给自己寻找一个宁静的空间,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
一隅的宁静,端起、放下,万物终归要回归宁静,心静了,便知道了泰然面对。
繁华终归是过眼云烟,一杯茶最初再香,也会沏至无味。只待静静接受,默默相守。
当书房遇上茶室
当书房和茶相遇,是源于千年骨血的相契相合,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里得以优雅互存,散发出浓浓的生活气息。读书与品茶对环境的要求又极其相似,那么在茶室中组合书房能更好地利用空间。
打造一款书房茶室,品茶、练字、读书,在书情画意中沉淀心灵,感受安静;在清新茶香中感悟人生,洗涤心灵。
对于喜读书喝茶,或经常在家处理工作的朋友,书房茶室更是不可或缺的。把房间改成落地大窗,采光极佳,白色的书架简洁、实用。在边上搁置一个小桌,铺上茶桌布,一壶一杯。读书或工作累了,可以随时眺望远方,酌一口茶,绝对惬意无比。
书房茶室,
笔床茶灶,
可了我半日浮生
古人曾这样描绘自己的生活:余尝净一室,置一几,古鼎焚香,素麈挥尘,意思小倦,暂休竹榻。饷时而起,则啜苦茗。
如此生活场景,心目间,觉洒洒灵空,面上俗尘,当亦扑去三寸。真正风雅羡人的绝非斋室之精雅,而是这般形同冷云、心飘事外的闲淡。
一间屋,六尺地,虽没庄严,却也精致。蒲作团,衣作被,日里可坐,夜间可睡。灯一盏,香一炷,石磬数声,木鱼几击。
纸帐梅花,休惊他三春清梦。笔床茶灶,可了我半日浮生。
洗墨鱼吞砚,烹茶鹤避烟。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执着。真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
酒盏诗筒,便可消天下清风朗月,闭门高卧,便可谢人间覆雨翻云。片时清畅,即享片时,半景幽雅,即娱半景。
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具足;会景不在远,蓬窗竹屋下,风月自赊。扫石月盈帚,滤泉花满筛。
不以奢为尚,只因趣移情,闲淡则自在往来。心与竹俱空,貌偕松共瘦,此生则不枉人间。
随缘便是遣缘,似舞蝶与飞花共适;顺事自然无事,若满月偕盆水同圆。花开花落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
拳石寸草,罗罗清疏,片景在案,却心游泉壑。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艺花可以邀蝶;垒石可以邀云;栽松可以邀风;贮水可以邀萍;种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蝉。
带雨有时种竹,关门无事锄花,拈笔闲删旧句,汲泉几试新茶。垂柳小桥,纸窗竹屋,焚香燕坐,手握道书一卷。
闲雅会暮雨,幽情知冷风。清闲无事,坐卧随心,一席茶,一池荷,熏香迟暮,花馔青灯。
清荷出水,风送清香,鱼戏冷泉,凌波跳掷。汲石涧流泉,烹云芽一啜。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若能行乐,即今便好快活。
身上无病,心上无事,春鸟是笙歌,春花是粉黛。闲得一刻,即为一刻之乐,何必情欲乃为乐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