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普洱茶跟炒茶有时候是一回事,有时候又不是一回事。投资茶市场是一个很玄妙的市场,选择投资茶需要看茶的品质,但只看茶的品质又选不好投资茶。
投资茶市场有很多悖论,如果说原料与工艺决定一款茶的基础,在确保仓储的情况下,原料越好工艺越佳的产品最值得投资,没有一个普洱茶企业能够垄断原料,鉴于代工这个因素,很多中等企业只要收购原料不黑心,做出能够传世的好茶并非难事,可他们的茶为何不能作为投资茶?
有人说原料不可辨识,这句话对普通人来说是这样,但对于做茶喝茶许多年的老油条们,这跟本不是问题。凭借深厚的人脉,茶商们了解各自手中的每一款产品,从原料到做工茶客不知道,但茶商们彼此心知肚明。投资茶的主体就是茶商,茶商们为什么不选原料有保障,工艺很出众的产品作为投资的对象?
茶客不买账,这只能是茶商的自娱自乐。大品牌先入为主,一方面有成熟的投资体系,另一方面有广泛的支持人群。茶商跟着茶客的喜好来选择投资的对象,加以操纵,从投资品的涨跌中赚取利润。为了解释涨跌,引入品质的概念,比如对比老班章,对比易武名山等等。名山古树仅是参照物,并非投资的对象。把参照物拿来投资,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