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谈论是因为众说纷纭,各执一词,难免一场嘴仗。津津乐道是对茶是真爱,对茶有见解,对茶有研究。
这样一个状况就让事情变得很有趣。整个行业百家争鸣,却又无春秋人格、汉魏风骨,争吵咒骂无果后,各自回到一方乐土开始“传道解惑”。
于是,茶文化到底是个什么鬼?变成了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疑惑的问题。
有人认为,喝个茶,有什么文化不文化的?我小学文凭就不能好好喝口茶了?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向说出这话的人解释,茶还是有很多讲究的。可是,解释不会改变太多。因为这就是他所理解的茶文化。我们为什么要去强调、去搞茶文化这个事情。这还要从茶的发展历史来看。
作为一款饮品,茶在中外历史上可以说是地位非凡,具体的不累述,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而茶本来只是第一产业中因地制宜的一个项目,逐渐由少数人的喜好变为整个社会的需求。有了这种广泛的受众,自然出现了消费分层。不同阶层的人本来就存在消费差异,你喝的茶有三六九等,我喝的茶只是解渴解乏而已。这和酒文化、饮食文化没有太大差别。
但是现在茶文化的发展就是出现了不一样的地方。因为中国的历史变革与发展,茶在一段时间内的中国又一次成为了少部分人的喜好。名优、特供之类的茶几乎不会流入凡间,由于其特殊性,炒作、吹捧的造风人硬是将整个行业吹到了天上,茶成了承载梦想的那头猪,只是后来被重重的摔在了地上。十二五的到来让茶行业的风向骤变,茶企们纷纷明白了平头百姓才是市场的下一个突破点。但是之前被忽视的民众已经远离这个味道,想要再次激活市场,又是一个漫长的孵化过程。好在,有人举起了茶文化的大旗,茶行业开始穿上文化的长衫,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之水,冲了一泡内涵千年的古树茶,在平头百姓们面前摇晃。千年老班章、武夷万元牛肉、近千年宋种单从、头采西山碧螺春……一部中国茶的山川河岳在曼妙的茶艺师花俏的茶艺中,被一个个身着飘逸长衫、古朴麻衣茶服、长发飘飘、胡须茂密的人士灌入腹中。
这样的仪式是中国茶文化的一方面的体现,本身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展现,但是如今成为了某些人每天重复的表演。如果仪式失去了该有的信仰和尊崇,那岂不成了有形无灵的物体。而文化,是不该这样去利用。
茶文化作为茶作为农产品、商品以外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该如何去做,如今大多数人是迷茫的。顺从市场恶趣的文化是没用营养的,光讲究形式的文化是徒有其表的,有人把清修的和尚、道士搬出,期盼禅、佛二道能够开辟一块闪闪金光的肥沃土地,但这难道不是一种消费信仰的行为?
茶文化当然是丰富的,也必须是丰富的,可以是接地气的,也可以是高雅的,但无论如何都不该是一场拙劣的演出。茶文化附着在茶器具、茶演绎、茶品饮等等方面,可以消费,但不要浪费。
要讲茶文化,先得有文化。不要穿着麻衣布服、留着长发长须、夸夸其谈的耍花腔。也不要总认为茶文化是就该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就该去把一口侵润文化的茶买到成百上千块。茶行业要发展,茶文化要发展,要让茶在这片土地上成为一种大多数人所热爱的东西,以民为天,而不是以名为天。做潺潺的山泉,缓缓的滋润,慢慢的浸透。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