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茶会的境界?在许多陌生人初次赴会的茶会中,以茶破掉茶会的孤高、冷僻,臻入属于茶的高雅,也平实地进入众聚难得的悦乐中。可是这种境界如何达到呢?
什么是茶人的品味,品味能令人人格高尚,可以高下出众,可以调远近,能细入幽微,可以指定江山,品味令人称羡,可以学,却难以模仿,这样的品味如何培养呢?
1、为什么总喝茶,即使它总是苦的
苦,应该是很多人对茶汤最深刻的印象,容西和尚在《吃茶养生记》中,将苦味列做五味之中的至味。而茶是苦味之上首,心脏好苦味,心又是五脏之首,故茶是万物之首。所谓苦水不去香不来,苦味是香气的骨架,一如栋梁之于房舍,抽离了苦味,游离在空气中的香气将显得抽象而恍惚。
2、为什么你的茶席、茶空间没有人情味?
然而造景容易造境难,设计师只能创造景而不能帮席主创造境,少了主人在现实空间中生活的轨迹,再成功的造景都无法进一步衍生出情境。
3、民间手造何以称为美学?
民艺的美,是同一时期民间手艺人共同的美感经验。没有名字、不知作者,在作品中嗅息不出独立的个性,在其时代是服务于百姓日常生活所需的。没有娇奢的外表,有着坚毅的体格,是常民文化中生命的力量。
瓷器的美感经验出自工匠之手,一生中工作岗位上锻炼指头功夫,不经大脑的理性思辨,指尖反射心理的情绪。茶人在阅读器物的眼,不需要带着文物的知识,而是用心直观去感受。如同品饮一杯茶汤,无需追查产地、年份、作者,好茶自己会说话。
4、有修养的茶客,最基本的一点
5、茶人没有下班?
如果自视为茶人,如同身着袈裟僧袍的宗教修行者,就不该在台上台下人前人后表现不一。简而言之,没有下班的茶人,一旦自诩为茶的修行者,茶人的德与格,自然就该收到公众的评论。许多人在习茶的过程中,往往自作聪明,或机锋太露,反而耽误了茶性的养成。
低调内敛,是习茶的安全姿态;留有余地,不强求锋头,才符合茶人的格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