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茶人不下班

时间:2023-12-01 10:17来源:弘益茶道美学 作者:二珊浏览:
什么是茶会的境界?在许多陌生人初次赴会的茶会中,以茶破掉茶会的孤高、冷僻,臻入属于茶的高雅,也平实地进入众聚难得的悦乐中。可是这种境界如何达到呢?
普洱茶
什么是会的境界?在许多陌生人初次赴会的会中,以破掉茶会的孤高、冷僻,臻入属于茶的高雅,也平实地进入众聚难得的悦乐中。可是这种境界如何达到呢?
什么是茶人的品味,品味能令人人格高尚,可以高下出众,可以调远近,能细入幽微,可以指定江山,品味令人称羡,可以学,却难以模仿,这样的品味如何培养呢?
这些都来自今天要推荐的茶书《茶味的初相》。这本书相信许多茶人都看过,是一本入门书,却也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书,当你的茶人段位到不同阶段时,读它的感受都是不同的。
茶人的品味有时很难说清,但学茶人在生活中细致可容的对待感,平淡清悦的态度,用心的姿态,对茶事的洞见,这些慢慢构成了茶人的品味。
 
1、为什么总喝茶,即使它总是苦的
苦,应该是很多人对茶汤最深刻的印象,容西和尚在《吃茶养生记》中,将苦味列做五味之中的至味。而茶是苦味之上首,心脏好苦味,心又是五脏之首,故茶是万物之首。所谓苦水不去香不来,苦味是香气的骨架,一如栋梁之于房舍,抽离了苦味,游离在空气中的香气将显得抽象而恍惚。
 
2、为什么你的茶席、茶空间没有人情味?
有些人错把茶席当室内布置或餐桌装饰一景,茶席的布置并非像棋盘上的纵横线,得依循固定的方位,更重要的是如何随心随境转换茶席的摆置,这当然攸关茶人的功力。
茶席在生活中扮演美学的先行者,器具在茶人指间铺展开,再日常的生活场所都能点化出些许茶味来。
然而造景容易造境难,设计师只能创造景而不能帮席主创造境,少了主人在现实空间中生活的轨迹,再成功的造景都无法进一步衍生出情境。
 
3、民间手造何以称为美学?
民艺的美,是同一时期民间手艺人共同的美感经验。没有名字、不知作者,在作品中嗅息不出独立的个性,在其时代是服务于百姓日常生活所需的。没有娇奢的外表,有着坚毅的体格,是常民文化中生命的力量。
瓷器的美感经验出自工匠之手,一生中工作岗位上锻炼指头功夫,不经大脑的理性思辨,指尖反射心理的情绪。茶人在阅读器物的眼,不需要带着文物的知识,而是用心直观去感受。如同品饮一杯茶汤,无需追查产地、年份、作者,好茶自己会说话。
 
4、有修养的茶客,最基本的一点
“见茶器如见茶人”,即便是个百元的茶壶,对深谙茶道的主人而言,却是格调的表征,又岂是万两千金可以换得?因此,有修养的茶客,绝不轻易碰触茶席上的道具,更遑论将茶器随便地单手抓起。
 
5、茶人没有下班?
如果自视为茶人,如同身着袈裟僧袍的宗教修行者,就不该在台上台下人前人后表现不一。简而言之,没有下班的茶人,一旦自诩为茶的修行者,茶人的德与格,自然就该收到公众的评论。许多人在习茶的过程中,往往自作聪明,或机锋太露,反而耽误了茶性的养成。
低调内敛,是习茶的安全姿态;留有余地,不强求锋头,才符合茶人的格调。
茶人的养成,并非急速特训就可一步到位,一个茶人的养成是漫长的,经历技巧的锻炼,透过反复练习,去丰富味蕾的经验,最终成果取决于各自的资质及精进度。但不论茶人的进修需要多久,《茶味的初相》都是一本茶三观很正的茶书,称得上茶人必读,本文提出的诸多问题,欢迎你去书中找答案。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席的布置 普洱茶 喝茶 普洱 好茶 茶道 茶味 茶席 茶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发自茶人的肺腑:蔡镇楚教授“
发自茶人的肺腑:蔡镇楚教授“
常被茶人忽视的茶具—茶叶罐
常被茶人忽视的茶具—茶叶罐
作为茶人需具备的四种心态
作为茶人需具备的四种心态
第12届深圳茶博会闭幕 融四海
第12届深圳茶博会闭幕 融四海
壶是茶人丰富心灵的写照
壶是茶人丰富心灵的写照
普洱茶:茶人的最后驿站
普洱茶:茶人的最后驿站
身为茶人谈谈茶韵
身为茶人谈谈茶韵
普洱茶拼配茶方是优秀茶人智慧
普洱茶拼配茶方是优秀茶人智慧
手工银壶:多少茶人梦寐以求的
手工银壶:多少茶人梦寐以求的
留意喝茶细节做一个有品位的普
留意喝茶细节做一个有品位的普
茶人的任性
茶人的任性
对于喝茶人来说的奢侈品
对于喝茶人来说的奢侈品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