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里看了篇文章叫《国庆旅游鄙视链分五级,你在哪一级?》,归纳了五类人群,按鄙视链从高到低,分别是平时爱怎么旅游怎么旅游,而过节就在家里宅着的“室内游”一族。接下来是出境自由行,再往下是自驾游、跟团游,处于鄙视链底端的是回乡游。
不管什么行业、什么行为、什么时间地点人群,鄙视链是真实存在的,它狭隘世俗,让人不断奋(攀)进(比),在茶圈也一样。
鄙视链,一方面让人在被鄙视的过程中不断学习进步,获得更高的眼界,另一方面,也是虚荣的体现。不知多少人有机会喝到天价好茶,但其实到肚里不过是一杯水的感受。
如果茶圈有鄙视链,大概是啥样呢?
壹
如果从茶的种类来说,顺序有可能是这样:
喝茶的鄙视链,与年龄和经济水平都有一定关系,体现了从一个茶小白到一个茶鬼的蜕变:
喝花草茶的鄙视喝奶茶的;
喝茉莉龙珠等高端花茶的鄙视喝花草茶的;
喝大吉岭、伯爵茶这些英式下午茶的鄙视喝花草茶的;
喝白茶的,又鄙视喝绿茶的;
再往下轮到青茶了。
喝金佛、奇兰等小品种武夷岩茶的都鄙视一般白茶、乌龙茶、红茶的;
喝凤凰单丛的鄙视喝武夷岩茶的;
轮到在鄙视链顶端的黑茶了。
喝黑茶尤其是老茶的鄙视喝普洱的。
回过头来,鄙视链又形成了一个循环。
与此同时喝绿茶的鄙视喝发酵茶的;
喝高端龙井、碧螺春(原产地核心产区,群体种)的鄙视一切喝其他茶的。
在对外方面,喝中国茶的鄙视喝英国、印度、斯里兰卡茶包的。
喝中国茶的和喝日本茶的相互鄙视。
最后,什么茶都不排斥的又来鄙视这些争宠斗艳的。好好的茶文化,不可以百花齐放吗?非要鄙视来鄙视去,老娘照单全收了不行吗?
贰
身为茶道传媒的编辑,小编出门喝茶也是夹紧尾巴的。每当有人问起:姑娘你是做啥的?小编都不好意思回答是茶媒体编辑。因为一不小心说错话,可能就被鄙视了。
“你是写茶的,居然会没听过这个茶?”
—— 这句话是有次在一个茶室里被问到的,小编老实交代自己不太懂,也是第一次听说。对方则十分诧异讲 “你是写茶的,居然都没听过这个茶?”。
我坐边上不说话,回报一个尴尬的呵呵。同时心里泛起了一丝不服,挺正常的事嘛,何须大惊小怪。国内各地区茶叶品种数不过来,包括许多嫁接研发的新品种,专家都不一定都喝过啊。
但这位客人还没完,接着给在座的科普了该茶多好多好,顺带着还把其他茶友带来的茶给贬低了一遍。小编只好微笑着听,不说话,心里想起一句话:“我吃过的美食就是最美味的,我用过的东西就是最好的。 ”
很多老茶客都鄙视高香茶。可偏偏小编我是个博爱的人。不同心情不同场合,喝不同的茶嘛。人间处处有惊喜。
也有个别喜欢高香品种茶的茶友,甚至不敢在老茶客面前声称自己喜欢高香茶,生怕说出来显得自己门道不深,逼格不够。
茶圈的鄙视链从来都存在,只是有人从不表露出来,这是聪明人。因为他们知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而且大家获得一泡茶好不好的渠道也不同,各人有各人的说法,即使内心瞧不上别人喝的茶,也尽量去品尝茶的有点,不会去贬低、强加观点干涉对方。
喝茶带着优越感,实在是不可取。
叁
怕在茶桌上被鄙视?搞清楚自己属于“鄙视链”哪一级别很重要。起码不至于连被人鄙视都没听出来。
从"老茶鬼"那看来的鄙视链,欢迎大家对号入座:
玩茶“鄙视链”
古董茶>年份茶>新茶
古董茶市场向来为一帮神秘人物操控,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拍卖会上的“天价茶”只能从这个群体产生;炒作八八青、九二方砖、大白菜等年份茶概念的紧随其后,但玩年份茶需要懂得鉴别真伪、评估仓储状况,技术含量高,自然瞧不上那些玩新茶的。
单株>纯料>山头>小产区>拼配
单株好喝与否不重要,发烧到“极致”的姿态才重要;只喝老班章纯料的,鄙视喝新班章、班盆的;喝班章片区山头茶的,鄙视喝布朗山小产区的;喝布朗山小产区的,鄙视那些喝拼配茶的。当然,习惯喝拼配茶的,可以反过来鄙视纯料茶太过单调,只有通过拼配才可“显优隐次”。
“大师”茶(名人茶)>玩家茶>小厂茶>大厂茶
“大师”行走江湖,习惯目空一切,当然鄙视一切;玩家在某个山头、某个片区精耕细作,开发个性产品,一切以个人好恶出发,鄙视大小厂家的“通货”产品;小厂、作坊一般侧重开发小众产品,鄙视大厂货用料不佳、产品粗放。当然,大厂也会标榜技术实力雄厚,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品牌历史悠久,反过来鄙视小厂、作坊产品工艺落后、不成体系。
专家“鄙视链”
学院派>工厂派>江湖派(“大师”派)>无门无派
学院派(高校、科研机构)居庙堂之高,重理论研究,掌控行业话语权;工厂派讲求实践,技术规范,工艺严谨,经验丰富;江湖派“大师”处江湖之远,蔑视“主流”,自成一统,靠名气卖茶;无门无派,多为玩家、发烧友、作坊主,跟着感觉做茶。
仓储“鄙视链”
东莞号称“藏茶之都”,普洱茶、黑茶存量巨大,以干仓自然存放为特色。天得、昌兴、双陈“茶仓三剑客”闻名遐迩,仓储技术已渐成型,在业界有着广泛知名度、美誉度;昆明仓立足普洱茶原产地,拥有地域优势,但并未打响仓储品牌,更遑论仓储技术,仅作为供应链的一环而存在;港仓历来因“湿仓”备受诟病,虽有八八青神话,在崇尚健康饮茶、卫生饮茶的今天,只为极少数玩家所推崇;北方仓尚属新生事物,受温湿度气候条件、空气质量所限,仓储转化品质存疑。
入货渠道“鄙视链”
亲自采收>私人定制>品牌专营店(集合店)>天猫>淘宝>杂牌店
在茶农家一住十天半个月,亲自盯着每个环节做茶,算得上真正的发烧级玩家。但这样的效率,只能满足极其小众的需求,出大货是不可能的;
其次是私人订制,玩家同自认为可靠的作坊、加工商合作,有针对性订制某个山头或品类茶品,比起厂家批量制作的通货,原料、工艺会好很多;
再次是通过品牌专营店(集合店)入货。这部分群体具备较高消费能力,但对品茶一知半解,选对渠道(包括线上渠道)可以节约大量时间,茶品质量也有保障;
接下来是天猫买家,这部分消费群以年轻人为主,热衷网购,相信品牌,但对茶认知度一般,追求性价比居多;
最后是淘宝买家。一切从价格出发,容易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最后,是杂牌店消费群(包括线上或线下)。自以为是,消费比较盲目,最易买到不靠谱的茶品。
冲泡工具“鄙视链”
茶界“鄙视链”可以找出无数条。这种非良性心态的存在,让一杯茶汤变了味。习惯鄙视他人,实为缺乏自信的表现。惯于发现他人、它物所长,才是自尊、自爱的积极心态。
汪曾祺写《夏天》的文字有这么一段: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是啊,喜欢喝什么茶是很私人的事,别人管得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