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没有故事】
@茶匠陈云光:如碰到编织有传奇故事的茶,就要当心了!下面是茶圈子里常听到的故事:有这茶是朋友去云南原始森林里找到几株当地茶农都不知道的古茶树上采来的,有在深山遇老茶农而得机缘购买家藏几十年自制老茶的;有历经艰辛收购自少数民族同胞悬于住房梁上不知多少年份的老茶的;还有自家祖上就是以茶为业的珍藏茶,甚至有帮茶农建一幢新房换他们用茶叶做大梁及柱子建起来的老房子等等。
但是,这些故事都是经不起推敲的,这些故事都严重违背了普洱茶的历史事实,事实上,云南茶业(解放后)自公私合营后,民间制普洱茶就基本绝迹,这期间,除中茶四大工厂和几家县级茶厂外,并无其它茶厂及个人生产普洱茶,这种状况直到90年代末才有改变。同时,民间制作普洱茶的工艺亦失传,90年代中期的手工制茶法,先在易武复原,也只是形式上的复原,并非真正的技术传承。
云南本地茶农也从来没有饮用普洱老茶和储藏普洱茶的风俗或意识,但凡经常呆在云南茶山或真正了解茶山气候环境的,都知道茶山湿度太高,常年云雾环绕,根本不宜藏茶的,更不要说是悬于梁上或用茶做成梁、柱(茶叶长时间的氧化会发松,那能承载房子的重压)的房子。还有,云南原始森林里散落的古茶树,如果当地村民都找不到,外地或外省的茶商与玩家能找到吗?莫非是开着直升机去找去采摘的。
【建立信任】
@寸板斋斋主:细品同行主推的号称三百年的“古树茶”春芽,初看条索粗壮包装精美,细看杆长叶粗,初断为夏茶。闻干茶香味淡,冲泡之入口觉味淡,汤水薄,复之重泡,味涩而无香无回甘,断之夏茶无疑。从事茶业实属不易,一是事茶者要懂茶,二是品质监控要一板一眼到位。三是能否坦诚面对茶友消费,四品者是否能指标化的评判一款茶的好坏。总之事之越深,越觉要好好坚持。虽路途漫漫,成功不易。但更觉认真做产品,认真做品牌体验是会有更好的空间,现缺的是好产品好品牌怎么让更多人认知和品饮,从而建立信任。
【茶还在】
@进击的钱进:普洱茶,中期茶也好新茶也好,是卖不完的,钱也是赚不完的,但口碑和客户却是说丢就丢了,最可怕的是,啥都丢了,茶还在!
【炫富买茶】
@岭南红荔草堂:一杯接一杯,不停地试茶,几种不同年份的冰岛和今年马头岩肉桂。将喝剩的肉桂放入陶壶一煮,醇厚香糯,竺子说她身上开始发热了。开爿茶馆已十年,极少买太贵的茶,有量的也想法先换现金;只朋友偶尓送的一两饼好茶,胡乱喝了,颇有几分像猪八戒吃人参果。过去朋友邀请喝老茶,去了也兴味索然,不喜欢那种煞有介事和以金钱为标准衡量茶的氛围。与一款好茶相遇,既然是缘分,就与艳遇类似,时常发生先不说钱包受不了,每每炫富买来的,是对自己感情一种不尊重。
@哀伤是刀:现今,易武作为一个有鲜明特点的普洱茶产区,也被越来越多的茶友喜爱,由于普洱茶有“一山一味”的个性特征,易武茶区的村村寨寨茶品各具特色,茶友们追求的是更加明确精细化的山头和村寨,“易武正山”是哪座山已无需纠结,思考的问题已变成:“易武茶您选弯弓还是刮风寨?”
【茶文化生态旅游】
@泊园茶人: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是追求茶文化与生态旅游的契合点,茶文化可以为民宿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更高层次的精神基础。茶文化与民宿生态旅游的结合发展是传统与现代的时尚结合,很好地解决了文化、经济、环境各方面如何和谐统一的问题。
【世相】
@深圳邢小松:7-11 为全球第一的便利店公司,截至2017 年 6 月底,7-Eleven 在全球 17 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2935家门店。从 1974年成立至今,销售额从7亿日元增长至 2016年的 45156亿日元(约为 2700亿人民币,汇率 1:16.9 计算),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 20%。
@上海热门资讯:就业形势非常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