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原料本身,难道说是一成不变的?茶树生长、管理方式不同,原料不会出现差异?海拔高度不同,不会出现差异?生长方位不同,不会出现差异?气候、季节不同,不会出现差异?如果还说到纯料与拼配的,难道这也没有差异?——但是,如果承认差异,又该以哪一个为准呢?
更有,原料的量是有限度的,你怎么能保证某个山头、山场的品牌茶,就一定出自那里,而非跟风的假冒茶?看没看见过大量外地茶,拉到当地转一圈,那“黄马褂”就堂而皇之地披上了?听没听说过甚至还有一些根本就不费拉过去那个劲,自己贴个标就OK了事的?
问题是,原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重要的加工的那一面呢?
千万要知道,同一山头或山场,山顶的和山脚的,即使同一厂家同一师傅来做,品质永远都绝不相同。那么,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季候做的呢?不同的厂家不同的人做的呢?外地的料外地的人做的呢?
所以,所谓的山头山场,是喜马拉雅多高,它的“学问”就有多高;马里亚纳多深,它的“水”就有多深!
知道了这些,还有什么值得去盲目热捧,或因不了解而憋屈闹心的呢?!
喝茶没那么多的弯弯道道。实际上,品质不同是常态,各有千秋是特色,合理消费是正道。
对于那些有钱有闲热衷于追捧山头山场的人,可以保持理解的心态;而普通的人,还是理性一些为妙。一句话,只要是规范做出的茶,都是适饮的;只要是适合自己的茶,都是能饮的。
真正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倒是那些借势贩卖出的“假冒伪劣”产品,——那才是“深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