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茶友素来很少说话,只抿几下茶汤,就此作罢,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她有时候看着我,一双水汪汪而虔诚的双眸就那么看着我,那神态像一位慈祥的长者。我行茶礼,示意她再品一杯茶汤,她依旧带着眷恋的目光看着我,发出一声感叹:“茶艺师真美”,我经常见她这副模样,享受茶汤深思却常常游离于茶之外。
我问她:“你为什么不专注于品茶汤”
严前海在谈电影时,提出过一个概念:精神异度。就是一部电影在意识形态或者意志状态或者意义实质上与以前电影的显著差异为我们开创了另类非传统习惯的艺术体验。我曾与许多茶友交流过,他们认为泡茶是一件有仪式感的艺术,置身于茶室这样一个空间或者说能量场中,它带给人的是一场有别于市井粗糙生活的体验,是一场平民化的艺术。这些人往往对茶艺师文化素养的要求极苛刻。
有个朋友发私信给我,他说所谓茶艺就是一群什么都不懂的人附庸风雅,看一个半桶子水的人花拳绣腿做表演。的确,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这样看待茶艺或者说茶道的,茶本身就是雅俗共赏的,它的艺术性表达完全在于茶客的心中的意象体现。同样一个茶艺师泡茶,很多人感受到了静,这是第一层面;有人却能从茶艺师奉茶的动作领悟到敬,他比其他人有了更深一步的认知。感受到静的人,是领悟不到感受敬者内心的那份岿然不动的虔诚。
茶道是一场精神异度,所以这不难解释为什么有的茶客经常来喝茶但好似又不怎么关心所喝之茶,他们需要的就是有别于工作当下忙碌工作状态、繁琐家庭生活的体验罢了。他们花钱可不是为了买好茶,而是于一间瓦舍里买一段从容岁月。
茶道文化的高阶体现在它的艺术展现是在它行之小而有序的空间里,成本极低,不像拍一部电影动辄几千万的投入;一场话剧,需演员们鞍前马后的劳练。一个茶艺师在茶桌前,一场近距离的声色艺术便展开了,此刻茶师、场景、茶具、茶品、行茶动作都需达到一个均衡感,只有这一切和谐时,才有不觉抵暮的感觉,否则内心定会不安。
无论是日本“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还是庄晚芳先生提出的“廉、美、和、敬”四字茶道精神,都与现代浮躁的社会风气形成了对鲜明对比。从网络上大家对诗和远方的追逐我们可知,这个社会多么急不可耐,人人都坐在高铁上,窗外的美景呼啸而过,却没办法刹车驻足。那些有别于当下生活的美好被安在了远方,充满诗意,茶道中的慢生活与当下形成精神反差,有点像一面照妖镜映射生活的丑陋,不禁让人开始反思。
南宋作家孟元老在《东京华梦录》中曾记:“或有从外新来,邻左居住,则相借动使,献遗茶汤,指引买卖之类。更有提茶瓶人,每日邻里互相支茶,相问动静。”宋人的生活堪已登峰造极堪称千百年来国人生活典范,生活不就是人类世界的唯一目的嘛,谈天说地、茶酒相伴、其乐融融。
我常劝朋友,工作不顺心、想休息的时候去茶馆坐坐,总喝咖啡会越来越焦虑的,畅游在茶的世界里,一场异度体验,不仅宽心,更可利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