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人造的“金山”毫不起眼地摆在展位上,却让所有路过的看客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还有比这更疯狂的生意吗?
不过,茶友咋舌之余也大可不必懊悔自己当初少囤了这款茶,而错失了暴富的机会。事实上,无论跟风的散户买入哪款茶,最终赢家只能是极少数“圈内人”。茶市炒作本质上就是一场零和游戏,一款茶的“增值”抑或“升值”,财富不会凭空产生,这是简单不过的道理。
这两年,茶市正、悄然刮起一股奢靡之风。没有最贵,只有更贵。反市场规律的小众品牌、圈子品牌们,从古树、名寨、单株到单株拼配、单株发酵,噱头越来越离奇,开价越来越高企,产品与消费者渐行渐远,摸摸胸口,不知茶人“初心”尚在否?
这一轮消费升级,厂商尤其应警惕炒作资本的回潮。消费升级不是让你“升级”价格,而是把消费者当人,摈弃暴利思维,升级服务,升级形象,升级品牌。
资本令人迷失,茶人也会膨胀。茶人的身价其实不在于制造出了多少天价茶,而在于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贡献了几多正确的理念与思想(当然,那些自命不凡的茶界“软文作家”们不在此列),或者为天下喝茶人贡献了几多能喝得起的好茶。
人为制造“稀缺品”、“奢侈品”并非难事,但应明白,稀缺的另一端同时意味着用户的稀缺,曲高而和寡,物极则必反。
永远不要忘记肩负的社会责任,是一个合格茶人应有的担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