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源头】
@知鱼茶室柯永旭:刚到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勐海,转了一圈,有一个判断:越来越多的茶叶市场会萧条,以往作为茶叶流通的功能会被弱化。稍有客户的商家,都会自己跑到勐海去找毛茶,压饼。只要有一吨的量。那么就值得跑一次,现在的交通成本太低了。顺带旅游一下,吃吃闻名云南的勐海烧烤。
@茶友高峰:网上的茶市看着“红红火火”,平日里各地的茶城却显得冷冷清清,这是个问题。
【运动半小时之后喝茶最佳】
@Fighting1227:在运动半小时之后喝茶最佳,可以补充一些发酵程度较高的茶品,比如红茶或者普洱茶,此类茶性比较温和,本身有养胃护胃的功效,可以冲的比正常品饮时淡些,以调节白开水的味道为主,来帮助入口和补充水分。
【熟茶之普及】
@普洱-舌尖记忆:要了解普洱茶,熟茶是一个重点,熟茶:由于普洱熟茶茶性温和,很受大众喜爱。之所以说熟茶是重点,一个是熟茶的产量要比生茶小,再一个熟茶在用户端的实际消耗量也要比生茶大。从消费人群来讲,熟茶的潜在消费人群要大于生茶,从个人消费的角度看,每天当中适于饮熟茶的时段也比适于生茶的时段要长。
@亦彼晨曦:后发酵——普洱茶的工艺要求。普洱茶之所以需要陈化,是因为普洱茶是发酵的产物,前期所有工序都是为发酵做准备的,而真正的发酵,是在陈化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将陈化阶段称为自然发酵(或后发酵)阶段;普洱熟茶经历了人工渥堆发酵,但在出堆后,仍需一段陈化时间,其品质才能进入佳境,只是陈化时间缩短。发酵前,茶多酚含量很高,发酵后茶多酚指标则迅速衰减。这种发酵没有因茶多酚的衰减而使普洱茶走向霉变,而是将其大量的酚类物质在微生物及酶类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茶叶内含物质的降解与转化,并导致大量具备营养价值的衍生物的出现。
【食古】
@曾子名建說茶:国人有好古的历史传统,普洱茶界应运而生各种挖尸文化派,目的还是为了炫耀老茶,这与某些二五人炫耀的“老子祖上是贵族”的道理一样,文化派挖出各种畸形的普洱茶历史,其实虚弱,每每我想到那些年经常喝到的“百年老茶的棺材板味道”,就想到普洱茶的这一幕,昨日之辉煌于今日何干?昨日之霉变茶,又与普洱何干?
【夏喝龙井,冬喝普洱】
@东风永健:老舍曾问溥仪:你当皇上时喝什么茶?溥仪告知:清宫生活习惯,夏喝龙井,冬喝普洱,拥有古六大茶山产的普洱茶是皇室地位的标志。皇帝每年都不放过品茗普洱头贡茶的良机。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宠物,还是朝廷馈赠各国首脑、贵宾的礼品。贡茶制一直持续到光绪三十年,因清朝末期,内部动荡,社会治安不好,贡茶送到昆明附近被贼抢,朝廷鞭长莫及,没有追究,贡茶制到此结束。
【下梅】
@秋梦影 :下梅,一座因茶叶而兴衰的古村落,晋商万里茶路的起点,武夷山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清康熙、乾隆年间,这里曾是武夷山的茶市,兴盛一时,现仍保留着清代建筑特色的古民居30多幢。千百年来,这条叫做当溪的水涧依然潺潺流淌着,村落也几乎保持着当年的模样,不像江浙一带古村老镇早已过度开发。但是那些大宅子里曾经的热闹与喧嚣已杳无踪迹,只有三三两两的游客在高大破旧的老房子里游走,从精美繁复的砖雕石雕木雕里想象那逝去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