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得有的消费者忽略了云南茶树生长的实际情况而被带偏。大肆宣传的背后,是无知的“谣言”还是博眼球的“谎言”?
首先是春茶都还没上市不说,目前有少量台地茶有在做,而且山头古树茶,在上市之前,包括当地的茶农都不会提前定好价格。而在茶山奔波这些年,作为跑茶山的泥腿子也看到过不少有意思的现象:每年傣历新年以前,茶山上人头攒动,都在争抢所谓的头春茶;傣历新年过后,茶山归于冷清。这些人在茶山上转一圈,待上一星期,起到了什么作用呢?第一、抬高茶叶价格;第二、在朋友圈标明“到茶山一游”,仅此而已。
2018年云南的气温确实相对偏高,即便是采摘时间提前,古树的采摘也不会是现在,而价格就更是个未知数了。目前低海拔地区被修剪过的小树、过渡管理的大树和台地茶有少量采摘,而那些生长在海拔超过1500米以上地区的古树茶受气温和生长环境影响,还没有发芽或刚刚萌出芽苞。
明前茶因为气温不够稳定,生长周期偏长。叶梗的木质纤维老化,入口有木质纤维的粗糙感。
通常每年4月中下旬采制的正春茶(视当年的天气和不同茶区海拔而定,有些年头也可能提前到上旬),是我认为的较为拔尖的普洱春茶原料。茶叶的叶间距和叶片厚度都比较理想,茶汤的厚度、苦涩感比较协调,更具品鉴价值。
谣言止于智者,谎言更不可轻而言信,做理性的喝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