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很重要。可是,为什么厉害的圈子,我们总挤不进去呢?
我们常说,圈内人,圈外人。就像人是生活在时空之中的,人同时又是生活在一个一个大大小小的圈子里。
有人说,“圈子决定未来,一个人要学会优化自己的圈子。”
圈子很重要,这是事实。但大多数人混圈的真相是,比你厉害的圈子你根本挤不进去。
圈子不同,无法相融
有人说,《欢乐颂》这部剧体现出了阶级固化。
的确,身为成功人士的老谭,有他自己的圈子;身为富二代的曲筱绡,有她自己的圈子;身为小镇姑娘的邱莹莹,也有她自己的圈子......,而圈子,正是阶级的缩影。
每个人的身份宛若圆心,圈子成了圆心的辐射和外延;你的圆心在哪儿,你的圈子就在哪儿;圈子与圈子之间,有清晰的层级和界限。
《欢乐颂》里面的樊胜美想方设法要融入安迪的上流社会的圈子,安迪帮她争取到高档酒会的入场券,进入所谓上等人的社交圈,结果只能吸引曲连杰那样的纨绔富二代,在曲的眼里樊胜美也只不过是攀荣登贵,逢场作戏的低层次女子罢了。
所以,爱慕虚荣的樊胜美,既便机关算尽,仍挤不进有钱人的圈子,曲筱绡说得更狠:樊胜美不过是那群男人桌上的一道主菜,因为樊胜美跟他们并不属一个圈子,所以她只配拥有死要面子的王柏川。
段位不同,不能强融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是一部活生生的挤圈失败史。
艾玛渴望进入巴黎贵族的圈子,却偏偏逃不了穷裁缝女儿的出身和嫁给平庸的农村医生的事实。她不甘心。
为了挤进巴黎贵族圈,她去参加伯爵的宴会,一翻折腾狼狈归来。她搭讪乡绅,包养巴黎大学生。她不肯放过任何向更好圈子进军的希望,却一次次被抛弃,伤痕累累。
圈子讲究身份和价值,你不够分量,怎么努力挤进去,都不会有人看到你。
你知道中国四个顶级圈子聚会的地点又如何?你拿不到入场券。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来不是玩笑话。段位不同,不能强融。比你厉害的圈子,硬挤根本没有用。
为什么说喝茶人都圈子比喝酒的圈子富裕呢?
喝酒的时分,很多人都是在吹牛,都觉得自个比他人行,有必要让他人知道。
不知道有多少人留意过:大生意都是在茶台上谈成的,小生意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
正所谓: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这两句话出自国学大师翟鸿燊的《大智慧》。本意是万丈红尘,喝几杯酒扯扯淡也就一谈而过了;千秋大业,喝壶茶的功夫就能品评一番。不过尔尔,不过尔尔!所以纷纷扰扰,雄心抱负,不如看淡放下。
也许我说的会有点片面,但是我们不说个别案例,从整体大数据来说,市场反馈出来的信息的确是这样的。
好多人都有这样共同的认知:喝茶,越喝越清醒,头脑越喝越灵活,生意越谈越有劲;喝酒,越喝越糊涂,头脑越喝越迟钝,谈什么生意啊,先喝酒,然后就醉的一塌糊涂了。
其实除了这个方面,我觉得还有一个层面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喝茶的圈子比喝酒的圈子有钱,那就是人的气质感觉。
喝茶本来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是伴随着中华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发展到现在,茶已经不仅仅是茶,更多的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情怀在里面。
茶文化和酒文化自古便成为了人们情感的寄托。但是这两种情感一个是精神层面的,一个是生活层面的。
喝茶的人不会说自己很有钱,尽管有些人真的很有钱,但是不管怎么有钱,都觉得自己是个穷鬼,但是买茶一下子就是几万块。
喝酒的人会吹自己很有钱,都觉得自己比别人行,一定要让别人佩服自己,一般人称代号都是张总、李总、王总,却连几百块钱的吃饭钱都不舍得掏。
喝茶的人通常会从生活聊到精神、文化、历史、哲学、时事,聊着聊着发现,原来我们有共同的认知,遇到知音了,这合作成了。
喝酒的人通常会从精神世界把你重重的摔倒地上,经常听到的一句就是:说那么多没用的干嘛啊,来点实在的,干了这杯。最后喝的一塌糊涂,不知道说了什么。
喝茶的圈子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结伴去茶山游,进行一次深层的交流。喝酒不能说为了深层的交流去五粮液转一圈吧。
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感受身心被净化,滤去浮躁,沉积下的是沉思。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缄默沉静;一种热烈后的落寞。
无论是谁,假如经不起世情冷暖,浮浮沉沉,怕是也品不到人生的浓香。日子过得久了,历经多了,就像那三滚后的茶叶,渐渐地沉入了杯底,而那温软的茶水也就像咱们的心里,足以接收一切友善的或是不友善的表情。
如是,爱喝茶。说随心性也罢,说附庸风雅也罢,至今仍不敢称“品”而只称“喝”,却也由只喝得出茶的苦涩,到“嗅”得出茶的幽香。
呷一小口茶,任清清浅浅的苦涩在舌间泛动开来,充溢齿喉。以后,深吸一口气,余香满唇,在肺腑间蔓延开来,涤尽一切的疲乏冷酷。人似乎也醉了,模糊中,久久不肯醒来。
有一种场景总让人不胜神往:窗外潺潺的雨夜,屋内融融的炉火,闲闲地一捧香茗,一卷诗书。红袖添香的意境,不亦乐乎哉!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