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不讲究出身,甚至崇拜白手起家的年代,茶却是一定先要加上出生地标签的。
大部份时候是产地决定了价格,而不是品质。
仔细想想,是如此的荒谬。
产地决定价格,有其合理性
01
先天优势
决定茶的好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品种、地域、工艺。品种和工艺可以复制和改进,而地域环境是独一无二的。桔生北为枳,说明地域的重要性。因此茶的生产区域,确实是决定茶的品质的先天关键因素。一个名茶的产生往往和地域有关,所以名茶前必加地名。
02
后天因素
由于名茶能卖上高价,制茶的工艺就会讲究。比如西湖龙井,由于每家每户只有区区几亩地,因此没法用全机器来生产。头采时,鲜叶一天只有几斤,不会用机器杀青,而用全手工。待采摘量上升,手工杀青已然来不及,就采用机器杀青,手工辉锅的半手工工艺。而外地龙井,由于产量大,价格又卖不上去,基本上采用全机器的工艺。对名茶来说,可以卖高价,我用更好的工艺和更多的人工是值得的,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品质决定价格,才是根本
01
名茶的优势,最终是通过茶的品质来体现
名茶的先天和后天优势,最终是通过茶的品质体现出来的。如果只有一个好的出生,没有后天的培养,只能是一名纨绔子弟。就龙井来说,二级产区,比如龙坞的有些地方,出产的茶会优于狮峰的某些区块,而价格差数倍。浙江龙井也有好多品质高于西湖龙井的,而价格不能同日而语。
02
核心产区的某些茶农,反正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不会花精力去提升品质。反而由于有一张出生证明,供不应求,而用外地的茶来冒充,以谋取最大的利益。
非核心产区的茶农茶厂,再怎么努力,也不如加一个核心产区的标来得方便,区域造假比提升品质收益来得更快。有些时候,提升品质,只是为了更象核心产区的茶,更好卖。
茶出身的不公平,造成了茶农收入的不公平,而我们的选择,加剧了这种唯产地论价的不合理性。老班章再好,也不应该是68万!
我们喝的是什么?
01
名茶的文化因素,会影响品饮的感觉
我不否认,名茶的文化因素,会影响品饮的感觉。毕竟,茶不仅仅是一个食品,也是一个文化产品。讲山头和故事,确实会让人产生期待和先入为主的愉悦。这是客观存在的。
02
茶最终还是拿来喝的
但是,茶最终还是拿来喝的,茶本身的品质,始终应该是第一位的。这才是正道,这才是对茶真正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