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原料里的芽头,也就是树上最嫩的部分都被分为最高的宫廷级别。被称作宫廷普洱的熟茶芽头细小,带有金色的毫毛,色泽褐红光润。这一级别的选料多半是做成散茶或沱茶独列品饮,并不压制成饼或砖。这一选料标准与清朝年间进贡皇室所选之料相似。道光年间,阮福所作的《普洱茶记》中就记载了普洱贡茶:“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意思就是当时所有进贡朝廷的普洱茶,都是只取优质的野生大叶乔木的芽尖制作。朝廷把所有的茶芽都采摘完后,剩下的才允许民间采摘和贩卖。在清朝,这种类型的普洱茶只有皇室可以享用,普通民众基本无福得见。由于这一渊源,现代人就将这一以芽尖为原料的普洱茶级别以“宫廷”二字命名。
毋庸置疑,级别高,价就高,不过宫廷普洱却是贵的有理由。首先,植物的芽明显少于叶和梗,所以宫廷级普洱的芽原料相较而言也比较稀少。另外在制作的过程中,芽头本身没有足够的纤维以供渥堆发酵,或在发酵过程中容易“烧掉”。以致于不可能单独发酵,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宫廷普洱”是在发酵好的熟茶中,进行人工分筛,后用镊子捡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