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为什么我泡的茶,味道和你不一样?

时间:2019-01-18来源:普洱茶吧 作者:佚名浏览:
为什么我泡的茶,味道和你不一样?
影响滋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茶本身物质含量
 
2.水温
 
3.茶水比例
 
4.出水时间
 
5.冲泡方式(如盖碗冲泡煮茶法
 
……
这些因素,将决定茶汤的味道如何。这也就是为什么总有茶友感慨:“咦,为什么我泡的茶,味道和你不一样。”
 
《1》
细节决定成败。
其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是投茶量。尤其是一些老茶客,属于经验主义,抓一把茶,好像差不多有5克了,感觉不太够?那再加几片叶子吧。
 
结果泡出来的茶汤,总有些不可描述。
 
抛出个问题:投茶量,到底有什么重要的呢?
 
《2》
投茶量,影响了什么?
投茶量,直接影响了茶汤的口感,投茶量多0.1克,少0.1克,茶汤都泡不出相应的滋味。
 
比如某次喝茶,2015寿眉饼,撬了一片茶,一称重量只有4.7克,但茶饼的边上却留下不少的碎末,想着丢了可惜,于是随手丢进盖碗中,结果超重了,5.5克,心想这些碎末很有可能会随着冲泡落入茶汤里,到时候总的投茶量还是5克。
 
这个理由,非常成功地说服了自己,便坦然开始冲泡
 
烧水,冲泡,快出水。
 
结果还是比平日喝茶浓了些,多了丝苦味与涩味。
 
问题便是出现在多出来0.5克身上,多出来的0.5克茶,它们身上所含有的茶多酚、咖啡碱已经超出了我们味蕾的承受范围。
 
就像一部电梯,它的承载重量是180kg,要是多出1kg,电梯会发出警告。若是强行超负荷运行,是要出问题的。
 
同理,平时5克茶冲泡出来的茶汤(指快出水情况下),是在味蕾可承受范围内,而5.5克的茶叶,就属于超载状态。
 
这也就是为什么平时冲泡,村姑陈会不厌其烦地强调【投茶量】。
 
《3》
不同茶类投茶量,该如何控制?
 
首先,要确认我们是使用什么茶器冲泡,容量有多大,从而再来确认投茶量
 
【110毫升白瓷盖碗
110毫升白瓷盖碗,出镜率较高,它适用于冲泡白茶红茶武夷岩茶甚至还可以冲泡绿茶黄茶,至于用大叶种为原料制作普洱茶冲泡时所用的盖碗容量要稍微大一些,若是盖碗太小,条索无法完全安放在盖碗里,易影响冲泡。一般冲泡普洱茶,多数茶友会选用150-200毫升的盖碗投茶量从8克到10克不等,冲泡后根据口感喜好再进行调整。
 
说回110毫升的白瓷盖碗冲泡,分享不同茶类投茶量
 
红茶(如金骏眉、正山小种)——投茶5克。
 
白茶(不论新茶、老茶散茶饼茶)——投茶5克。
 
武夷岩茶——投茶8克。
 
这三组投茶量,均是基于盖碗容量大小为110毫升的基础上。
 
投茶后,注入沸水,以【快出水】的方式冲泡,得到的茶汤浓淡适中,适合大部分茶友的口味。
 
为何要强调【快出水】呢?
 
红茶白茶武夷岩茶快出水,可以避免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释放太多,避免出现苦涩味。
 
【煮
茶壶大小的选择,这就丰富了,容量从400毫升到1000毫升,大小各异,都有。
 
那么煮茶壶的使用,该怎么调整投茶量
 
此时,要重点看茶水比例已经茶叶的状态。
 
煮茶时,是直接煮干茶,还是冲泡几次后再煮茶,这将影响最后的滋味呈现。
 
就以白茶为例,使用煮茶壶煮茶,干茶、叶底状态下,茶水比例是要变化的,就连煮不同品级的白茶,相对的投茶量也要变化。
 
1.煮干茶
干茶,即茶叶没有经过冲泡,叶片仍旧保持干燥的状态。通常存放不低于三年的白茶,适合使用煮茶法,新茶就不在此考虑范围。
 
我们统一变量,将注水量都控制在400毫升。
 
白牡丹,投茶2克即可。
 
煮寿眉,投茶量控制在2.5-3克都可以。
 
控制好投茶量,才能确保煮出来的茶汤滋味甘醇,不苦涩。
 
2.煮叶底
在平时煮茶时,我们也会先将老白茶用白瓷盖碗冲泡了,等到正常冲泡泡不出味道的时候,再改用煮茶法。正常情况下,我们是使用110毫升白瓷盖碗搭配5克茶叶,故而叶底的总量,是这5克茶。
 
煮茶时,仍旧是400毫升的注水量,煮第一壶茶时,先加入2/3的叶底
 
煮到第三壶时,再将剩下的1/3加入,重新煮茶。这种方式下,可以延长茶汤的滋味风味,让茶变得更耐喝。
 
如果煮的是武夷岩茶,在400毫升注水量下,煮茶比例就要适当调整,一般投5克干茶就足够,若是放8克,煮出来的茶汤会过饱和,反倒是影响喝茶
 
《4》
控制投茶量,告别经验主义!
 
如前文所述,投茶量将直接影响一款茶的滋味呈现。投茶量少,滋味淡。投茶量多,滋味浓。
 
而这些重量上的差异,往往来自于随手称。
 
一茶友,十分有趣,他认为使用秤称茶,很影响美感,跟茶桌格格不入,泡茶全凭手感,就像煮茶放盐,多寡随意。
 
额……
 
但是投茶量不准确,才是真正影响美感吧,手又不是机器,要如何控制茶叶的精准投茶量呢?更何况,干燥的茶叶容易碎,要是多放了茶,一泡出来又苦又涩,在茶桌上龇牙咧嘴,又或者是将眉头邹成波浪形……好吧,画风太美无法想象。
 
不自觉脑补到一个画面:这位朋友买茶,肯定不拘小节,一斤茶(500克)只收到七两(350克)也无所谓。
 
作为过来人,为了能让我们喝茶更有愉悦感,建议大家还是 购买一把小克秤,精确度在0.5克最好,且买的时候体积不要太大,放在茶桌上并不占用空间。
 
为了茶更好喝,谁还在意所谓的电子秤放在茶桌上没有美观呢。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冲泡普洱茶  武夷岩茶  泡普洱茶  茶汤滋味  金骏眉  白牡丹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桂花初开烹新茶
桂花初开烹新茶
台湾茶主要病虫害问答
台湾茶主要病虫害问答
乌龙茶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乌龙茶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茶杯里的人生和爱情
茶杯里的人生和爱情
台湾主要茶树品种
台湾主要茶树品种
吃茶去--深藏着禅意与典故
吃茶去--深藏着禅意与典故
闲来无事吃茶去
闲来无事吃茶去
日光温室茶园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茶园栽培技术
红茶女人心
红茶女人心
熏衣草茶祛痘祛斑
熏衣草茶祛痘祛斑
秋燥时节请泡一杯白茶
秋燥时节请泡一杯白茶
白薇冬茶清热消核
白薇冬茶清热消核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