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这句话说得不全面,即便是只用在普洱茶上面也不全对,乃至这句话很常是被误用的。
一、为什么说这句话不全面!
二、这句话背后有什么道理吗?
苦味是来源于茶碱与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作用产生的苦味。而涩味在这句里面更多的是作为苦味的补充,来形容口腔一种被收敛的感觉,而不是我们说的那种加工不当、储存不当的涩味。科普完这些后我就开始说下这背后到底蕴藏着什么道理!
1.这种苦感进嘴,如果化得开就是有一种持续的回甘,而且苦得越厉害,对比出的回甘越强烈,可以参考下老曼娥。这种苦涩能转化的回甘生津程度是衡量好茶一大重要标准。回甘主要来源于两种,一是对比效应,你喝了黄连水之后喝水也是甜的,二是涩感转化的结果,与茶多酚有关。
2.前面都说了苦涩另外一种程度证明了茶叶的内含物丰富,这样的茶往往后转化味道更佳,回甜度和口感更浓厚,茶气出现概率也会更大。但是这要注意一个前提他的苦涩一定是能化的,不然你除非期待奇迹出现,好茶哪怕前期再苦涩,但是苦后你一样感觉到他的苦涩是能化的开,而不是一直苦下去。
三、那我是怎么看待这句话的?
我就觉得看你个人,我就喜欢一些苦点的茶,不然感觉茶叶都没味,而且苦后那种回甘回甜也是一种很吸引我的地方。但是你说全信这句话,我就劝你别全信了,我追求的是苦涩甜度都比较和谐的茶,而不是单纯的苦茶,最关键的是一定能化,不化的说得再好我也不会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