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益强大的两个地方,第一在于规模,第二在于营销。营销方面不谈。我在很久以前就说过,规模对于熟茶的重要性,不同年份的原料,不同等级的原料,不同产地的原料,如果有几百堆发酵好的原料,认真研究,自然可以做出很多出色的普洱茶产品。而个人,就算天赋异禀,没有这些条件,你也没办法做出非常好的熟茶来,即便偶尔惊艳,也无法持续。而普洱茶作为所谓可以喝的古董,是强调持续、一致配方的茶种。稳定的品质对于消费者的指引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中国人对于新事物未必都有信心去尝试,习惯性购买老的品牌产品就是明证。不加考证地购买名牌,老字号,而某些老字号,虽然物是人非,后人不学无术,产品一塌糊涂,仍然有爱好者追捧,这就是明证。前面我们谈老茶的时候说过,大家操心的不是提高做茶的水平,而是为了祖宗留下的一块匾争个不休,原因就在于卖的不是茶,是这个匾。
一、大益的价格高,那么,同等的品质,用一半或者更低的价格去做,有机会打败大益。大益的价格,居于同等品质,价格是偏高的,而这个同等品质,虽然无法在当年新茶达到大益的品质(因为大益茶有旧茶的拼配),那么,可以选择做好熟茶后,存放一年到3年来达到超越大益熟茶的品质。
三、低品质,超低价格。市场上90%以上的商家采用这个手段。不要小看,应该来说,在熟茶市场,按出货量来说,大益熟茶的市场占有率肯定不到10%。许多非常低端的熟茶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我们看到市场极其低价的熟茶,基于比大益更低的品质,以及更低的价格,赢得了酒楼,茶楼,大众消费者的认可。毕竟,不懂茶的是大多数,90%的人对普洱茶是完全不了解,完全无鉴别能力的。
以上是从品质方面来诠释。但在中国市场,并不是品质强就能卖得好的,就能让大家承认的。我们喜欢造神。这才是我们最难超越大益的地方。茅台,五粮液,大益,这些都是我们造出的神。我听过太多爱好者,在我面前说大益的神秘之处:配方,工艺。而事实上,全凭想象,对于自己认识不清楚的东西,都归结于秘方、高人,给自己一些不去认真研究的理由。而研究的理由: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然后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