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耐泡度为何“吊打”绿茶?这六大因素你有必要了解!
时间:2019-04-01来源:爱钻研的 作者:懂茶帝浏览:
次
普洱茶的耐泡度为何“吊打”绿茶?这六大因素你有必要了解!
近日
春茶上市,喝
绿茶的茶友们多了起来。昨天,茶友“子月”问了懂茶帝一个问题:“为什么
绿茶都这么不耐泡?但是
普洱茶为什么又这么耐泡?”
事实就是如此,即便是顶级的狮峰
龙井,泡三四道水之后,也没什么滋味了。这是为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影响
茶叶耐泡度的几大因素:
理论上讲,乔木型
茶树的
茶多酚含量最高,其次为半乔木,再次为灌木,而
茶叶中
茶多酚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
耐泡度。因此,同等条件下,不同树型的
耐泡度依次是:乔木>半乔木>灌木。
2树龄及生态环境
树龄和生态环境这两个因素是息息相关的,树龄的讨论必须是在同等气候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才有意义。在同等气候生态环境下,树龄越大,滋味越醇厚,
耐泡度越高。这也是我们常发现
古树茶极其耐泡的原因。但如果
茶树老化严重,那又另当别论了。
此外,生态环境对
茶树生长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直接决定了
内含物质丰富与否。例如,高山地区云雾较充沛的环境下,出产的
茶叶一般是内质丰厚、口感饱满的,
耐泡度也更高一些。
一般情况下,
芽茶的
耐泡度较低,因为芽头的
氨基酸含量较高,而
茶多酚含量更低。全是芽尖的茶比较不耐泡,而一芽两叶或者三叶
耐泡度就要高一些。粗大叶片的
茶多酚含量比芽头更高,
内含物质比较丰富,饮用时必然要经过很多次的
冲泡,才能释放完毕。
这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揉捻
工艺了。捻揉的程度和
耐泡度是成反比的,捻揉程度越深,叶片细胞壁破损越多,那么水浸出物释放速度也就越快,
耐泡度也就会相应降低。
揉捻使叶片细胞挤揉裂开的程度叫“细胞破碎率”。不同
茶类对细胞破碎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绿茶一般要求达到40%-45%;“
滇红”功夫条茶要求达到72%以上;分级
红碎茶要求达到90%以上;
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的细胞破碎率要求达到38%-45%。
这其实是
茶艺层面的问题了。同样的茶,不同人、不同时
冲泡,
耐泡度就是不一样。这是由主要与茶水比例,还跟时间和温度有关。一般来说,茶水比例低(投茶少、注水多)、浸泡时间长、水温高,那么
耐泡度就更低;反之,则
耐泡度更高。
我们
冲泡绿茶,如果用玻璃杯
冲泡,往往注水较多,而且
茶叶较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因此
耐泡度就更低,往往第三泡以后就没什么滋味了。而如果用
盖碗冲泡,那么同款
绿茶,可能就可以多泡两泡了。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
耐泡度只是衡量
茶叶好坏的一个维度,并不是唯一标准。
耐泡度高的,未必就一定是
好茶;
耐泡度低的,未必就不是
好茶。评判一款茶的好坏,还是要从香气、滋味等多个方面去综合考量。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