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斗嘴也是斗,“杠精”却不会跟你讲费尔泼赖。只要自己爽,无关道义与真理。
“杠精”立马反驳:不合格的茶,第一泡不喝,后面的就可以喝?
脱离就事论事,顾左右而言他,这就是典型的“杠精”思维。
“杠精”又名喷子,充斥于各个领域,什么话题都可以喷,什么杠都能抬,不讲逻辑推理,不分青红皂白,只图把你驳倒、杠翻,以此显示自己的高明,刷出存在感。
苏东坡名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到了清代“杠精”毛奇龄这里,被批点为“水中之物皆知冷暖,难道鹅不知?必以鸭,妄矣!”看看,“杠精”们总能找到抬杠的最佳着力点,批得你哭笑不得,七窍生烟。
对于“杠精”这种狂妄,钱锺书用了一个十分准确的词汇来形容——灭裂。
灭裂,意为草率、粗略、破坏,出自《庄子·则阳》“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
论断草率,论证粗略,行为破坏,正是“杠精”们灭裂性的表现形式。
鲁迅对“杠精”之灭裂性有着极为生动的描写:“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既然中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就是你也生疮了。你既然也生疮,你就和甲一样。而你只说甲生疮,则竟无自知之明,你的话还有什么价值?倘你没有生疮,是说诳也。卖国贼是说诳的,所以你是卖国贼。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华盖集·论辩的魂灵》)
循环论证,死缠烂打,无限上纲上线,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茶界“杠精”之众,之强悍,之霸蛮,较之其它领域并不逊色。试看如下说辞:
……
斗嘴也是斗,“杠精”却不会跟你讲费尔泼赖。只要自己爽,无关道义与真理。
康·洛伦茨在《论侵犯性》一书中写到:“人类的好斗性是一种真正的无意识的本能。这种好斗性,也即侵犯性,有其自身的释放机制,同性欲及其他人类本能一样,会引起特殊的、极其强烈的快感。”
只是,你爽完了,留下的一地鸡毛谁来收拾?互联网可是有记忆的。
灭裂,灭了别人,裂了自己。
十分荒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