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出保质期的茶,能不能喝?
在《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对保质期的描述是: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茶叶的保质期究竟是多久?
事实上,大部分超出保质期年份的茶,只要保存得当,还是可以喝的。但是其滋味口感很可能就与包装上描述的内容有所差别。如果细分到各茶类,它们各自的保质期更是不一而足。
但是不是说超出18个月的绿茶就一定不能饮用了?也不尽然,例如存放了十几年的龙井,听闻陈味十足,汤水醇厚甘甜、十分耐泡,而且还被很多老茶客奉为不可多得的上品。但这只是“能喝”,并不代表超出保质期限就没有问题。
在国家标准《GB/T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中,对普洱茶的标签、标志规定十分详细,如:普洱茶(熟茶)、普洱茶(生茶)、净含量、制造者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保存期、贮存条件、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等。
对其中“保存期”还有一个特别说明:“在符合本标准的贮存条件下,普洱茶适宜长期保存。”因此常见的普洱茶包装上保质期一项,一般都标注“普洱茶适宜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下长期保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所说的“保质期”概念显然并不绝对适用于普洱茶产品。
例如黑茶,国家标准《GB/T32719.1-2016黑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中,对其“保质期”的说明是: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产品可长期保存。”比如六堡茶的地方标准中的“保存期”,就是“产品可长期保存”。
总而言之,茶叶包装中的保质期在日常品饮中具有十分准确的指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