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么茶,贵有贵的道理,是稀缺?还是炒作?还是市场经济?当价格远大于价值,把茶炒成国宝一般的存在,那你还继续追吗?
在一家茶店,遇到位茶友,他指着店里的一饼普洱说,像这样年份的茶至少几万。且不论此话真假,但却使在座各位唏嘘哗然,原先平和的气氛因为这样古董级珍品一下子热烈起来。
我知道那些痴迷普洱茶的人,一定会将之奉若瑰宝,大谈特谈其中文化。似乎,这个圈子里的文化是与价格有关的。可我有些不适应,因为我很纳闷,花几万元钱去喝一片茶的意义在哪里。显然,这些东西不是茶,不是用来喝的。
对价格的追求,我想不外乎是两种情况:
首先,做茶与卖茶的需知高价不代表品牌。
我们总说中国没有大牌,那是因为我们没有重视过大众市场,这从我们的定价体系就可以发现,中国茶的定价跨度之大让人咋舌。一个普通的小规模厂家,生产的产品定价体系可以从万元级到几十元级。尤其是从千元到万元之间的产品,定价的随意性是很明显的。只是当这些千万元级茶品传播到国际市场上时,不知道会有多少影响力。
举个例子,英国有很多知名茶品牌,都是老字号,老字号意味着皇家御用,年代久远,家族传承,这在中国就是贡茶的意思,完全有高定价的资本。但是,很少有企业会将自己的产品定价到千元甚至万元以上。茶叶的价格非常平民,甚至是低廉。
以在TESCO英国网站上一瓶2升装的百事可乐价格为0.99镑为对比,你只需要买一瓶大可乐的价钱就可以买到英国顶尖老字号品牌PGTips20袋茶包装的茶叶。买茶叶就跟平时买酱油一样,不用多想,在超市顺手拿一盒 。所以,它们有足够的市场底气来谈茶生活。
而中国有很多贡茶,凡能沾上点贡字的,都力图让自己披一层贡衣。抓住地方志里那少得可怜的一句话,目的只是让自己身价倍增,显得有文化。
其实,贡文化在诸多产茶省内,并不罕见,所以并不具有独特资源性。因此将茶叶当做奢侈品,炒作出各种“天价茶”,它的意义只是做了一个品牌故事,让茶成为了传奇,却远离了大众。
其次,对于品茶者,是否该追求这些高价茶呢?
朋友圈里也经常有人晒上世纪的茶,晒各种规格水准极高的茶会,搞奥斯卡、风尚典,非常热闹。只是,花万元钱去饮茶,我个人以为太过奢侈,亦不是茶人的追求。倘若有这等闲钱,我们大可忍下这口嗜好,去救济那些还挣扎在贫困线的弱势群体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之事,尽己所能去助人,即使一杯白水也能品出茶味。
回到商家的问题上,我们会发现那些知名的茶品牌,每年在公益、教育、土壤、环境上的投入,力度之大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值得高兴的是,国内有越来越多茶企开始把茶业与“三农”相结合,帮农民走上茶业致富的道路,效果也可圈可点。茶可以有昂贵有平价,定价都是自由,但一杯富贵到只有价格,而没有情怀的茶,已经不是我所要的茶了。